25.04万
72.72万
2024-10-15 11:00:00 ~ 2024-10-28 13:30:00
2024-10-28 18:00:00
Foresight News 消息,Grass 发文称,该公司 2025 年收入表现显著增长。Grass 在第二季度实现收入约 275 万美元,第三季度增加至约 430 万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可达 1280 万美元。该公司计划将大部分收入再投资于未来增长。 Grass 已开始将 GRASS 代币纳入其整体资金管理战略。数据和基础设施销售的部分收入将用于在公开市场上购买 GRASS 代币。上周已完成约 10 万美元的购买,另有 25 万美元的购买正在进行中。接下来的六到十二个月里,Grass 将重点关注推出实时上下文检索功能,并在企业和人工智能合作伙伴中扩大应用范围;通过自动化和产品化从下载、筛选、路由到计费的整个堆栈,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利润率。 此外,Grass 正在筹备下一阶段的奖励计划。空投 2 将优化激励机制,使奖励与长期网络贡献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并通过 Grass 控制面板上新增的原生钱包直接发放。基金会正在积极开发这一框架,完整的资格要求将在基于账户抽象的钱包基础设施于 2026 年上半年上线后公布。
省流:第二轮代币空投,暂定明年上半年。 撰文:深潮 TechFlow 还记得上一轮 DePIN 叙事中的明星项目 Grass 吗? 11月16日,GRASS 刚刚跌至$0.26的历史新低。不过一周后,代币反弹超过45%,同期跑赢大盘。 社区有一种声音认为,之前 GRASS 代币价格的剧烈变化,是在炒作项目首次 Token Holder Call(持币者会议) 的预期,期待这个面向所有持币者的会议里,官方能够透露出更为强劲的基本面信息。 今天 Grass 也开完了这次 Token Holder Call,笔者在听完内容后发现这不太像是加密项目常见的那种“如听一席话”的 AMA ,而是一次接近财报性质的信息披露; Grass 的收入数据、客户构成、回购计划、空投时间线,全部都是首次公开。 如果你错过了这场会议,我们也快速针对会议视频和官方回顾,对这次会议中透露的数据和关键信息做了总结,帮助你判断哪些信号值得关注。 会议回放链接: 点击此处 收入从0干到千万美金,只用了3个季度? 这是Grass首次公开披露收入数据: Q1 2025:接近零 Q2 2025:约275万美元 Q3 2025:约430万美元 Q4 2025(预测):约1280万美元 官方表示,仅10月和11月两个月,预计收入就达到1000万美元。需要指出的是,Q4数据目前仍是预测值,实际情况有待验证。 Grass怎么赚钱? 在谈收入时,你得搞清楚Grass的生意是什么。 Grass是一个分布式带宽网络。用户安装插件或App后,Grass会借用你的闲置网络带宽去抓取公开网页上的内容,文字、图片、视频都有可能。 因为请求来自全球各地的普通家庭IP,不容易被网站屏蔽,这对需要大规模采集数据的客户来说很有价值。 谁是客户?主要是AI公司。训练大模型需要海量数据,而Grass能帮它们以较低成本获取这些素材。简单说,Grass向用户“借”带宽,打包成数据采集服务卖给AI公司,赚的是中间的差价。 收入从哪来? 会上提到,90%的收入来自"多模态数据":也就是视频、音频、图像这类非文本内容的采集服务;98%的收入与AI模型训练相关。 这说明Grass目前的客户群体非常集中:基本都是AI公司,买的基本都是训练素材。 业务聚焦是一方面,但反过来也意味着,如果AI训练数据市场出现变化,Grass的收入会直接受到影响。 关于客户 Grass不公开客户名单,理由是AI公司将训练数据视为商业机密。会议中提到的信息包括: Q4新签了一家 hyperscaler ,这个词你可以理解成大型云计算厂商;和一家视频生成领域的头部实验室 几乎所有合作过的AI客户都有复购 不过这些表述均来自官方,外部几乎不太能验证数据的真实性。 代币回购了,但不多 会上披露,Grass已经动用业务收入从公开市场买入GRASS代币,其中上周完成约10万美元的回购,本周正在执行约25万美元的回购。 而回购的资金,来自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为了防止大家不相信回购正在执行,官方表示之后会公布存放这些代币的钱包地址。 目前回购金额合计约35万美元。对比Q2和Q3合计约700万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说这笔回购的钱,占比约5%,不算特别大的数目,更像是一种态度的体现。 官方提到,未来回购会从人工决定转向程序化执行,但没有给出具体规则。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回购并不是百试百灵的催化剂,HYPE 和 PUMP 都有回购,也有真实收入,但阶段性的代币价格仍有可能出现大跌。 官方同时说了两件事:一是会回购代币,二是会把大部分收入投入增长。这两者怎么分,目前没有明确比例。回购能持续多久、规模能不能放大,最终还是要看收入能不能继续涨。 第二轮空投,定在明年上半年 Grass在去年进行过一次空投,向早期参与者发放了GRASS代币。这次会议确认了第二轮空投的时间窗口: 2026年上半年。 领取方式会变 和第一次空投不同,Airdrop 2不会通过外部钱包领取,而是通过Grass官方即将上线的内置钱包发放。这个钱包基于账户抽象技术,会嵌入Grass的产品界面中。 翻译一下:以后领空投不用连MetaMask之类的第三方钱包,直接在Grass后台就能收到。 规则会变 官方说法是,新一轮空投会"更强调长期网络贡献"。但具体怎么算贡献、跑了多久才算长期、不同设备和行为怎么加权,这些细节都没有公布,要等钱包上线后才会明确。 对现有用户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现在在跑Grass节点,这次会议没有给出明确的行动指引。唯一确定的是:规则会变,时间在明年上半年,届时会有新的计算方式。至于现在的积分、等级、设备数量能不能延续权重,目前不知道。 当前的市场处于熊市,明年上半年整体加密情况是否好转仍存在不确定性,GRASS 目前给的空投计划时间点很模糊,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也是应对当前熊市的一种缓兵之计。 月活从300万涨到850万,下一步想做AI的实时数据源 Grass的网络规模在过去一年增长明显。官方数据显示,月活跃参与者从第一次空投时的约300万增长到现在的约850万。移动端用户占比约38%,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是通过手机App而不是电脑插件来贡献带宽。 官方称,Grass积累的多模态数据(视频、音频、图像)总量超过250PB。1PB大约等于100万GB。按官方说法,这个量级“足够训练一个前沿级别的视频生成模型”。 新方向:从卖训练数据到提供实时查询 Grass正在开发一个叫Live Context Retrieval(LCR)的新产品线,直译是“实时上下文检索”。 现有业务是帮AI公司采集数据用于训练模型,一次性、大批量。LCR的定位不同,是为AI模型运行过程中提供实时数据。比如模型需要查询某个网页的当前内容,Grass可以即时抓取并返回。 目前LCR还在早期,官方把它叫"V0版本",正在和三家SEO公司以及一家AI实验室测试。 官方的解释是:训练数据是大单生意,金额高但频次低,不太适合链上结算。LCR是高频小额场景,每次查询可以对应一笔小额支付,更适合用代币完成。 如果LCR能跑通,GRASS代币在实际业务中会有更多用武之地。但这目前还是规划,LCR本身还没产生收入。 同时,原计划今年发布的硬件设备Grasshopper,因为关税引发的供应链问题推迟了,具体时间另行公布。 一句被官方纪要删掉的话 在会议进行到代币功能部分时,Grass CEO Andre说了一句:「Gigabuds have no utility」,意思是 Gigabuds没有任何功能性用途。 但在会后官方发布的书面 纪要 里,这句话没有出现。 Gigabuds是什么 Gigabuds是Grass推出的NFT系列。一些持有者可能期待它在未来的空投或网络权益中有加成作用,但这次会议上官方明确否定了这个预期。 地板价的下跌或许也是对这个表态的回应。 至于官方纪要里为何没出现,官方没有解释。可能的原因不外乎避免引发NFT持有者的负面情绪,或者认为这不属于核心业务信息。 这句话确实在会上说过,字幕记录里有。 如果你持有Gigabuds并且是基于「未来可能有用」的预期买入的,这句话是一个明确的官方表态。至于NFT本身是否还有收藏价值或二级市场价值,那是另一回事,但功能性用途这条路,官方已经堵死了。 收入归基金会,开发团队拿服务费 很多加密项目的公司架构不透明,用户搞不清楚收入归谁、代币归谁管、开发团队和项目方是什么关系。这次会议上,Grass把自己的架构讲得比较清楚。 三个实体,各管一摊 Grass Foundation是一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基金会,没有股东。它下面有两家子公司: Grass OpCo:负责网络运营,管空投和质押这些事 Grass DataCo:负责B2B业务,所有客户合同都是这家公司签的,收入也进这家公司 开发团队是外包的 负责产品开发的团队叫Wynd Labs,它不是Grass的子公司,而是第三方服务商。Wynd Labs按服务费收钱,不参与Grass的收入分成。 会上特别强调了一点:就算客户是Wynd Labs谈下来的,合同也是Grass DataCo签,收入也归Grass DataCo。 服务费具体多少? 官方没有披露。所以开发团队实际拿走多少钱,外界无从判断。 总结一下: 这场会议讲了收入数据、回购进展、空投时间线、产品方向、公司架构。对于一个DePIN项目,这个信息密度不常见。 再说没讲什么:客户具体是谁、回购会持续多大规模、Airdrop 2的具体规则、新业务什么时候能产生收入。这些问题官方要么说不能透露,要么说等后续公布。 这是Grass第一次开这种会,官方说以后还会有。对持币者来说,比起价格波动,这些业务层面的进展可能更值得跟踪。 也希望更多加密项目能够像这样公开自己的业务收入情况;在比谁烂的市场里,这已经很难得了。
Chainfeeds 导读: Perp DEX、预测市场是重点关注领域。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Haotian 观点: Haotian:DeFi + Perp Dex:@KuruExchange:完全链上订单簿 DEX,Paradigm 领投 1160 万美元 A 轮。看看 CLOB 模式在 Monad 上运转起来会有何不同?@DrakeExchange:永续合约 DEX,50x 杠杆,CLOB+vAMM 混合模式。Perps 这种高频交易配上专为高频而生的性能链,会突破 Perp Dex 的天花板吗?@MondayTrade_:综合 DeFi 枢纽,现货、LP、Perps 都做,定位「CEX 速度 +DeFi 透明」。链上全栈交易中心的概念会很时髦;@seertrade:链上交易终端,「一屏全能,集成研究、决策、执行」。想做 DeFi 版 Bloomberg,思路不错但能不能做成另说。 预测市场 + 游戏:@kizzymobile:对 influencers 社交媒体表现下注,把注意力经济直接作金融化转换。主打一个高频投注 + 实时结算;@Levr_Bet:去中心化杠杆体育投注平台,5x 杠杆。要知道,体育链上化的痛点就是 Oracle 延迟,Monad 正好要解决这个;@RareBetSports:体育预测平台,全链上设计:智能合约自动验证比赛结果、分配奖励。核心玩法有组合投注,预测球员表现等,100x 乘数回报; GameFi 游戏:@LumiterraGame:MMO 游戏,主打「开放经济 +AI Agent」。AI 在游戏里自主交易,每个动作都是链上 tx,直接检验链底层性能;@ExploreOmnia:宠物对战游戏,Sappy Seals 团队做的,定位「Pokémon 杀手」。P2E+NFT 老套路,会接上宝可梦上链的叙事吗?@TeleMafia:Telegram 黑帮游戏,slap、fight 互动,Play to Earn。轻度游戏 + 链上资产;@fluffleworld:游戏化养生 App,奖励你放下手机「Touch Grass」。Focus 离线时长孵化龙蛋,挺有意思的反手机成瘾设计。
金色财经报道,据市场消息:本周最大规模代币解锁中,SUI以1.4624亿美元的解锁规模居首,其次是GRASS(7758万美元)、ENA(4888万美元)和EIGEN(4163万美元)。
1、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达94.6%,12月或进一步宽松 根据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4.6%,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为5.4%。展望12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降至0.6%,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6.0%,而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显著提升至83.4%。上述数据反映市场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 -原文 2、阿联酋卡努集团宣布购入比特币,管理资产达200亿美元 据金色财经报道,阿联酋家族办公室卡努集团(Kanoo Group)宣布正在买入比特币,其资产管理规模达200亿美元。 -原文 3、SpaceX持有价值10亿美元比特币 据金色财经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SpaceX目前持有价值10亿美元的比特币。 -原文 4、DePIN项目Grass完成1000万美元过桥融资,Polychain等参投 基于Solana生态的DePIN项目Grass完成1000万美元过桥融资,投资方包括Polychain和Tribe Capital。据悉,Polychain此前曾参与Grass的种子轮和A轮融资,这已是其第三次支持该项目。 -原文 5、美联储理事警告中性利率下降加剧政策紧缩风险 美联储理事米兰指出,中性利率的下降使当前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紧缩。他强调,如果不对货币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可能会带来一定风险。尽管如此,他对通胀前景的看法较为乐观,与许多其他观点相比更具信心。同时,他提醒,持续的紧缩政策可能会带来潜在风险,需要保持警惕。 -原文 6、Nakamoto计划发行2.5亿美元债券增持比特币 据BitcoinTreasuries.NET消息,Nakamoto $NAKA与Antalpha合作,计划通过发行2.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用于增持比特币。 -原文 7、ZKsync发布Atlas升级版,提升企业区块链性能 ZKsync 推出 ZK Stack 的 Atlas 升级版,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更高效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新版本配备高性能排序器,支持每秒处理 25,000 至 30,000 笔交易,并完全兼容以太坊生态系统。此外,Atlas 集成了全新证明系统 Airbender,实现亚秒级交易确认和更快速的跨链结算,进一步满足企业级区块链应用的需求。 -原文 8、日本Remixpoint增持18.54枚比特币,全球排名升至第41位 据金色财经报道,日本公司Remixpoint近期购入18.54枚比特币,其持仓量增至1368.8枚,全球排名升至第41位。 -原文
作者:Anci,Biteye 核心贡献者 一台电脑,三分钟配置,不花一分gas费,即可挂机赚钱。Biteye 最新实测了 10 个超有潜力的挂机挖矿项目,附保姆级教程和直达链接 👇 DAWN @dawninternet,融资35.5M,测试网,未发币 DAWN(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Wireless Network)是一个基于 Solana 的DePIN项目,允许用户通过共享或出售多余的互联网带宽来参与网络,并通过奖励机制获得回报。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成为DAWN 验证者 具体操作:使用邮箱注册账号,下载浏览器插件,登录后自动挂机赚取积分。 邀请码:4c44cc6f(无邀请码注册有时会报错) Orochi Network @OrochiNetwork,融资12M,主网上线,未发币 Orochi Network 是一个基于ZKPs的可验证数据层,其核心目标是为 Web3 应用(如 AI/ML 模型、 dApps 和智能合约等)提供安全、可扩展且可验证的数据处理管道,实现数据隐私和完整性,适用于游戏、DeFi、物联网和 AI 等领域。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参加 ONProver 活动 具体操作:访问 ONProver 网页,使用钱包登录或注册ONID,点击PROVE按钮即可参与证明赚取$ON。 使用Biteye推荐链接可获得 5 $ON奖励。 Gradient @Gradient_HQ,融资10M,测试网,未发币 Gradient Network 是 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边缘计算网络。提供点对点网络协议,支持 AI 推理、内容分发和无服务器功能,强调用户隐私、透明性和去中心化控制。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Gradient Sentry Node节点 具体操作:使用邮箱注册账号,下载浏览器插件,即可自动挂机赚积分。 输入邀请码:X9N0LG,邀请双方都可获得20 Points奖励。 Bless @theblessnetwork,融资8M,测试网,未发币 Bless Network希望整合日常设备的闲置计算资源,构建全球共享的去中心化算力网络,为AI、机器学习和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低延迟、低成本的计算能力。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Bless Node 节点 具体操作:下载插件,使用Github或Google账户登录后,即可自动运行。 Bless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的空投,在dashboard的空投页面绑定钱包,将有机会解锁空投奖励。 Datagram Network @DGramNetwork,融资4M,测试网,未发币 DGramNetwork 是一个旨在通过社区提供的计算、存储和带宽资源的Layer 1项目 ,通过 Hyperfabric 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并结合 AI 优化网络性能。特别针对 AI 优化路由、视频会议、游戏和电信等高性能应用。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ALPHA测试网节点 具体操作:使用邮箱注册账号,下载桌面客户端,登录后自动运行。 Teneo Protocol @teneo_protocol,融资3M,测试网,未发币 Teneo Protocol 要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社区驱动的 AI Agent 网络,这些AI Agent会收集来自社交媒体(如 X、Reddit 等)和开放网络的实时公共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集供给AI训练。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测试网的Teneo 社区节点 具体操作:下载插件,用邮箱注册登录后,点击Connect Node即可开始运行,并获取积分。 ARO Network @AroNetwork,融资2.1M,Previewnet上线,未发币 ARO Network 希望利用全球用户的闲置带宽和计算资源,构建一个高效、低延迟的去中心化边缘网络,用于支持边缘计算和 AI 工作负载,强调低延迟和高效率。目前处于Previewnet 阶段,预计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发布测试网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ARO Node节点 具体操作:使用邮箱注册账号后,下载浏览器插件或桌面客户端,并将插件中显示的序列号粘贴到dashboard中的添加节点页面,即可开始运行赚取积分。 OptimAI Network @OptimaiNetwork,融资、网络、代币信息未披露 OptimAI Network是YZi Labs孵化的去中心化数据层,和Grass、Teneo类似,通过社区贡献计算资源、带宽和反馈,收集和验证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集,用于训练 AI 模型。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OptimAI Node 节点。 具体操作:下载插件,使用邮箱注册后,登录即可自动运行累计积分奖励。 Dreamcash @Dreamcashxyz, 融资、网络、代币信息未披露 Dreamcash 是近来风头正盛的 Hyperliquid 上的一个DEX,希望通过 AI 驱动的市场分析、自动化的收益策略,降低Defi的交互门槛,帮助新手和资深投资者都能轻松参与数字资产市场。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目前产品还在私测阶段,可以先下载移动端APP,APP内有一个自动计时器计算在waitlist上等待的时间,等待的时间越久,获得的积分越多。 Nebulai @NebulaiHQ,融资、网络、代币信息未披露 Nebulai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AI计算网络,希望通过区块链连接全球计算资源(如CPU、GPU、存储和带宽),形成一个无需许可、高效、抗审查的AI工作负载执行平台。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加入算力网络。 具体操作:进入Open Compute网页,链接钱包后,打开网页上的开关按钮即可运行并获取$NEB激励。 End 以上就是我们精选的10个挂机挖矿项目,操作简单、零成本。觉得有用欢迎点赞、转发,也可以留言分享你的发现。 项目介绍与分析 为你介绍加密市场最前沿的项目 专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Biteye」社区 作者:Biteye 核心贡献者 Anci 编辑:Biteye 核心贡献者 Denise 一台电脑,三分钟配置,不花一分 gas 费。近期,围绕“轻量化节点 / 算力共享”的项目不断出现,我们在 Grass 之后实测了 10 个具代表性的案例。👇 01 DAWN,融资 3550 万美金 ,测试网 DAWN(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Wireless Network)是一个基于 Solana 的 DePIN 项目,允许用户通过共享或出售多余的互联网带宽来参与网络,并通过奖励机制获得回报。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成为 DAWN 验证者 02 Orochi Network,融资 1200 万美金,主网上线 Orochi Network 是一个基于 ZKPs 的可验证数据层,其核心目标是为 Web3 应用(如 AI/ML 模型、 dApps 和智能合约等)提供安全、可扩展且可验证的数据处理管道,实现数据隐私和完整性,适用于游戏、DeFi、物联网和 AI 等领域。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参加 ONProver 活动 03 Gradient,融资 1000 万美金,测试网 Gradient Network 是 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边缘计算网络。提供点对点网络协议,支持 AI 推理、内容分发和无服务器功能,强调用户隐私、透明性和去中心化控制。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 Gradient Sentry Node 节点 04 Bless,融资 800 万美金,测试网 Bless Network 希望整合日常设备的闲置计算资源,构建全球共享的去中心化算力网络,为 AI、机器学习和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低延迟、低成本的计算能力。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 Bless Node 节点 05 Datagram Network,融资 400 万美金,测试网 DGramNetwork 是一个旨在通过社区提供的计算、存储和带宽资源的 Layer 1 项目 ,通过 Hyperfabric 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并结合 AI 优化网络性能。特别针对 AI 优化路由、视频会议、游戏和电信等高性能应用。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 ALPHA 测试网节点 06 Teneo Protocol,融资 300 万美金,测试网 Teneo Protocol 要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社区驱动的 AI Agent 网络,这些 AI Agent 会收集来自社交媒体(如 X、Reddit 等)和开放网络的实时公共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集供给 AI 训练。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测试网的 Teneo 社区节点 07 ARO Network,融资 210 万美金,Previewnet 上线 ARO Network 希望利用全球用户的闲置带宽和计算资源,构建一个高效、低延迟的去中心化边缘网络,用于支持边缘计算和 AI 工作负载,强调低延迟和高效率。目前处于 Previewnet 阶段,预计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发布测试网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 ARO Node 节点 08 OptimAI Network, 融资、网络未披露 OptimAI Network 是 YZi Labs 孵化的去中心化数据层,和 Grass、Teneo 类似,通过社区贡献计算资源、带宽和反馈,收集和验证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集,用于训练 AI 模型。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运行 OptimAI Node 节点。 09 Dreamcash, 融资、网络未披露 Dreamcash 是近来风头正盛的 Hyperliquid 上的一个 DEX,希望通过 AI 驱动的市场分析、自动化的收益策略,降低 Defi 的交互门槛,帮助新手和资深投资者都能轻松参与数字资产市场。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目前产品还在私测阶段,可以先下载移动端 APP,APP 内有一个自动计时器计算在 waitlist 上等待的时间,等待的时间越久,获得的积分越多。 10 Nebulai, 融资、网络未披露 Nebulai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AI 计算网络,希望通过区块链连接全球计算资源(如 CPU、GPU、存储和带宽),形成一个无需许可、高效、抗审查的 AI 工作负载执行平台。 参与难度:🌟 预计收益:🌟🌟🌟 参与方式:加入算力网络。 具体操作:进入 Open Compute 网页,链接钱包后,打开网页上的开关按钮即可运行并获取 $NEB 激励。 以上就是 10 个项目,操作简单、零成本。觉得有用欢迎点赞、转发,也可以留言分享你的发现! // END 关于我们 Biteye 是亚洲领先的 Web3 研究社区,通过社区驱动和 AI 驱动的方式产生前瞻性的投研内容和工具,帮助社区成员探索 Web3 兔子洞。
Chainfeeds 导读: 浏览器代理是一类能够看网页并采取行动的 AI 系统:点击链接、填写表单、滚动页面、输入文字:就像人类用户一样。这种模式承诺将释放巨大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因为它能自动化那些目前仍需要人工操作,或传统脚本过于复杂而无法完成的任务。 文章来源: IOSG Ventures 观点: IOSG Ventures:几乎所有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一些初创公司)都在研发浏览器 AI 代理,各自的产品形态略有不同。OpenAI 于 2025 年初推出了 Agent 模式(前身名 Operator),其内置浏览器能够代替用户完成诸如填写表单、订购物品、安排会议等标准化网页任务,完全依托人类常用的界面交互来执行。Anthropic 则在 2024 年底为 Claude 3.5 引入 Computer Use 功能,使模型可以像人类一样操纵电脑和浏览器,移动光标、点击按钮、输入文字,从而实现复杂网页工作流的自动化。与此同时,AI 初创公司 Perplexity 在 2025 年中期推出了 Comet 浏览器,作为 Chrome 的 AI 驱动替代方案。其核心是将对话式搜索与浏览功能深度融合,直接在地址栏回答问题或生成摘要,并通过侧边栏的 Comet Assistant 自动执行跨网站的日常操作,如整理邮件、管理日历或处理标签页。这些方案共同展示了浏览器代理从辅助性工具向自主操作系统的演化方向,目标是在保持人类自然交互的同时,显著提升线上工作的效率与自动化程度。 浏览器代理在实际生活与办公中潜力巨大:在个人电商与旅行预订中,它可以比价、选购、填写信息并完成支付,用户只需下达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完成整个流程;在办公场景中,代理可自动整理收件箱、提取待办事项、跨多个日历安排会议,甚至登录 SaaS 工具生成报表或更新 CRM 系统,从而显著提升企业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将多个步骤串联为完整的跨网站工作流,例如为新员工办理入职、在多个网站创建账号。然 而,当前的技术仍受限于网络架构的不匹配。现代网站多为人类优化设计,数据埋藏在 HTML/CSS 与交互动作中,同时普遍部署反爬虫与反欺诈机制(如 CAPTCHA、浏览器指纹、鼠标轨迹分析),这迫使代理依赖人机模仿策略,成功率不足三分之一。此外,安全与信任也是关键障碍。代理若要完全代办任务,需访问敏感信息(凭证、Cookies、支付数据),而一旦出错或被欺骗,责任界定与用户安全皆存疑。因此现阶段如 Google Mariner、OpenAI Operator 等产品往往在关键步骤停顿,交由用户接管,导致体验不够顺畅。 针对上述局限,业界正在探索多条路径。其一是原生面向链上的代理型浏览器,如 Donut,将区块链签名与钱包作为底层功能,省去 Web2 中繁琐的表单与防欺诈流程,使代理可在 DeFi 生态中高速执行交易与套利。其二是利用可信执行环境(TEE)与零知识证明(ZKP)实现可验证与可信的代理执行,例如 Phala Network 通过硬件级安全密室隔离敏感操作,避免私钥与凭证泄露。其三是构建去中心化的结构化数据网络,通过分布式节点与真实人类流量代理,为 AI 提供稳定的数据访问渠道,如 Grass、WootzApp 与 Sixpence 等项目。最后,标准化的探索也在进行中:W3C 已讨论未来网页为代理开放 Agent Allowed 标签或 API 网关,使其不必伪装成人类即可安全完成交互。整体来看,Web3 环境因开放与透明更适合代理先行落地,而 Web2 平台因依赖广告与反欺诈体系,可能更谨慎保守。长远而言,谁能率先实现安全、可信、稳定的浏览器代理,将在未来互联网的代理优先架构中占据优势地位。
Odaily星球日报讯 Grass 于 X 发文表示用户现已可以直接在安卓手机上运行 Grass 并进行挖矿,电池电量低或网络链接不佳时自动暂停,目前可限时获得 3 倍积分乘数。
山海坞•新加坡诚邀每一位有志之士,通过构建下一代应用塑造全新的互联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代应用 正值以太坊十周年之际,以太坊生态系统也迎来了一个新阶段: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但现实世界的采用仍然有限。 近期的 Pectra 升级通过优化 Staking 机制、Blob 扩容降低 L2 成本以及账户抽象带来的规模化交易和 gas 赞助,贯彻了以太坊基金会全新的战略目标——扩展 L1 层、扩展 Blob 层以及提升用户体验。 正如以太坊基金会所说「此刻或许是以太坊在全球范围内部署技术以及赛博朋克价值观的最佳时机」,是时候构建下一代应用了。 我们将下一代应用定义为可用的、可持续的和真正被广泛采用的应用。 在市场低迷的当下,我们更多的将注意力回归到产品本身,如何从用户的真实需求切入?如何找到 PMF?如何最终构建一个能自主造血的产品?这些都是通往大规模采用道路上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纷扰的区块链世界中,你是否也有选择红色药丸的勇气,坚持赛博朋克、回归 Build 初心? 诚然,我们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周期当中,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区块链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果说区块链技术为交易结算、数据存储和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模板,那么人工智能则是计算、分析和内容交付领域的一场革命。 这不仅仅是两种前沿技术的简单融合,更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协同效应。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了 Bittensor 等 AI 平台、Grass 等 AI 工具与资源、Virtuals 等 AI 应用与代理的蓬勃发展。新的用例正在诞生,它们极有可能带来行业的变革,并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随着区块链基础设施趋于快速、低价、可靠,人工智能革新了生产力和效率并推动产业升级,应用爆发的拐点已至。 山海坞•新加坡诚邀每一位有志之士,通过构建下一代应用塑造全新的互联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海坞• 新加坡 2023 年,山海坞在北大湖构建起「反现代主义」与「反内卷」的部落神话;2024 年,山海坞在清迈打开了东西方区块链社区的交流之门;2025 年 9 月,山海坞将在新加坡继续起航,见证下一代 AI 和以太坊原生应用的诞生。 我们正在招募至多200 名 参与者: 个人建设者/Individuals 开发者、研究员、设计师、运营、产品/增长人员——任何正在建设、或渴望建设的人。 团队/Startups 在以太坊、AI 或其他前沿技术领域构建现实世界应用程序的早期团队(估值3000万美元)—— 致力于重新定义人们的协作、创造与互动方式。 👈 即刻报名,共同搭建 独一无二的“山海坞”! 浏览器端打开🔗 山海坞•新加坡将以全新的形式再度出发,与先锋建设者在开放和多元的国度,一起共居、共学、共建「山海坞」,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大规模采用可能性。 ⛰️ 山海坞•新加坡 你将在九月抵达新加坡,不只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找回节奏、遇见伙伴、重新燃起建设的热情。 01/ 生活与构建 ✦ 生活与构建:你将自由选择合适的住所(我们会提供酒店折扣),但每天我们都会聚集在同一个空间工作、聚餐、交流、一起思考与推进。在这里,重新理解有目标地构建的意义。 02/ 节奏清晰的冲刺 ✦ 节奏清晰的冲刺:这个月将分为四个阶段:从方向校准,到产品打磨、反馈迭代,最后走向完整呈现。你会有足够的空间深入推进,也会有人陪你共同探索。 03/ 聆听真实的经验 ✦ 聆听真实的经验:你会听到很多来自创造者的故事——创始人、工程师、协议设计者——他们会讲述最真实的故事,那些自己走过的路、踩过的坑,希望自己早些知道的事情。 04/ 分享给更多人 ✦ 分享给更多人:许多课程与环节将被录制并公开,以便其他人也能共同成长。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那些暂时无法亲临现场的建设者们。 05/ 成长与交流 ✦成长与交流:如果你是独自而来,也很快会找到合拍的伙伴。我们也会引导你连接后续的支持——不论是社区、资金还是下一段旅程。 这里是一个为专注深度思考、坦诚交流与共同追求的空间。你将收获实实在在的成果,并结识到那些你渴望与之持续共建的伙伴。 成为坞民 植根于区块链原生和赛博朋克价值观,山海坞•新加坡正在寻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深耕的团队/个人: 01 人工智能 x 区块链 构建去中心化的 AI 基础设施与应用,包括开放的 AI 模型市场、隐私保护计算、自然语言智能合约开发工具、AI 智能体,以及 AI 代理与区块链世界之间的完整交互路径。 02 智能硬件与机器人 探索融合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硬件、注重隐私保护的 AI 助理、去中心化机器人系统,以及赋予用户主权、强调本地计算与物理空间中信任最小化协作的新一代设备等。 03 下一代 DeFi 与支付系统(PayFi) 推进连接链上与链下世界的金融协议,解决长尾信贷、RWA现实资产上链,以及跨系统互操作支付等关键问题。 04 信息金融 构建以“真实”与“验证”为核心资产的系统,包括链上声誉体系、创新预测市场与基于信息的协调协议等。 05 超越 DeFi:现实世界应用与协作工具 打造面向创作者与社区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无许可协作工具、注重隐私的数据基础设施,以及支持数字原生社区与公共物品的新型协调机制等。 06 基础设施创新 持续夯实以太坊底层能力与用户体验,从模块化 rollup、共享排序、零知识证明系统,到开发者体验提升(vibe coding)与互操作协议。 无论是个人开发者、研究员、设计师、运营以及产品/增长人员,亦或是正在构建符合以太坊生态系统实际应用的早期项目团队,我们都诚挚地邀请您/您的团队加入山海坞•新加坡,在当前人工智能和以太坊应用即将爆发的关键窗口,构建具备密码学精神并能为大众广泛使用的现实世界应用。 山海坞•新加坡报名窗口现已开启,请关注以下时间节点以尽早锁定参与资格: ✦ 报名阶段:6 月 26 日 - 7 月 26 日 ✦ 评审阶段:7 月 26 日 - 7 月 30 日 ✦ 入围名单公布:7 月 31 日 ✦ 预热阶段:8 月 1 日 - 8 月 31 日 山海坞践行价值 探索技术与古老智慧的结合 敬业奉献,思想先锋 尊重个体 爱与相互扶持 越成为独立的个体 就越需要社区的支持 欢迎您的加入,共同搭建独一无二的“山海坞”! 即刻报名👇 浏览器端打开🔗 常见问题 ✦ 我们的产品是否需要使用特定技术? 您的产品需要使用人工智能、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技术以及其他前沿技术。我们欢迎其他生态系统中的产品与以太坊集成或成为以太坊原生应用。 ✦ 我需要全程参与吗? 我们并不强制您参加整个月的课程,但建议您至少参加一周,以便深入学习某个主题。当然,我们建议您尽可能长时间地待在山海坞,这样您将获得最丰富的深度体验。 ✦ 我需要自行预订住宿吗? 是的,您需要自行预订住宿,自理餐饮和交通。同时,我们会与场地附近的酒店协商,提供协议优惠价格。 ✦ 参与者可以获得资金或资助吗? 加速器项目的获胜者将有机会获得来自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潜在投资。此外,山海坞还将为优秀个体提供奖学金,以支付他们在项目期间的花费。 ✦ 如果我没有入选,还能参加吗? 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每周的创始人工坊和其他一系列社区活动;此外,所有课程、AMA 和主题演讲等资料都将上传至开放网络。
金色财经报道,据Lookonchain监测,8小时前,一鲸鱼花费170万枚USDC购买了786,170枚GRASS。
金色财经报道,行情显示,GRASS突破2美元,现报价1.97美元,24小时涨幅达29.3%,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
原文标题: IOSG Weekly Brief|DePIN 101 #275 原文作者:Jiawei,IOSG Ventures 来源:Grayscale 灰度在今年年初写了一篇关于 DePIN 研究报告,上表展示了头部 DePIN 项目与其市值。从 2022 年开始,DePIN 和 AI 就一直作为 Crypto 投资的两个新方向被相提并论。然而,在 DePIN 领域似乎一直没有一个标志性项目出现。(Helium 算是头部项目,但 Helium 甚至早于 DePIN 这个概念就出现了;表中的 Bittensor、Render 和 Akash,更多被归属为 AI 赛道) 这样看来,DePIN 没有一个足够强的龙头项目,能够打开这个赛道的天花板。DePIN 赛道可能在未来 1-3 年内还存在一些 Alpha。 本文试图从零开始梳理 DePIN 的投资逻辑,包括为什么 DePIN 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投资赛道,以及提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由于 DePIN 是一个综合概念,涵盖很多五花八门的子赛道,因此本文将稍微 zoom out,从抽象的角度解释概念,但仍然会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 为什么关注 DePIN 投资 DePIN is not a buzz word 首先需要明确,将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进行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花哨的想法,更不仅是单纯的「narrative play」,而是可以落地执行的。DePIN 中的确存在去中心化可以「enable」something 或者「optimize」something 的场景。 在这里两个举简单的例子: 来源:IOSG 在 DePIN 中一个主要赛道——电信领域,以美国市场为例,传统通信运营商(如 AT&T、T-Mobile)往往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频谱许可证拍卖及基站部署,再为每个覆盖半径 1-3 公里的宏基站支付 20-50 万美元的部署成本。在 22 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 3.45GHz 频段 5G 频谱的一次拍卖中,AT&T 就投入了 90 亿美元,成为投入最高的运营商。这种中心化主导的基建模式导致通信服务价格高昂。 而 Helium Mobile 通过社区众包的方式,将这个早期成本分摊至每个用户,个人仅需购买 249 美元或 499 美元的热点设备即可接入网络,成为「微运营商」,通过代币激励驱动社区自发组网,从而降低总体投入。Verizon 部署一个宏基站的成本约为 20 万美元,而 Helium 通过部署约 100 个热点设备(总成本约 5 万美元)即可实现近似的覆盖范围,成本降低幅度约为 75%。 另外,在 AI 数据领域,传统 AI 公司为获取训练数据,需要向 Reddit、Twitter 等平台支付高达 3 亿美元/年的 API 费用,并且借助 Bright Data(住宅代理)和 Oxylabs(数据中心代理)爬取数据。不仅如此,还日益面临越来越多的版权和技术限制,数据源的合规性和多样性难以保障。 Grass 通过分布式的 Web Scraping 破解了这一困局,允许用户通过下载浏览器扩展来分享闲置带宽,帮助抓取公开网页数据,并从中获得代币奖励。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 AI 公司的数据获取成本,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性。根据 Grass 统计,目前共有来自 190 个国家的 109,755,404 个 IP 地址参与网络,日均贡献 1,000 TB 的互联网数据。 综上,投资 DePIN 这个方向的一个出发基本点在于: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础设施有机会比传统物理基础设施做得更好,甚至是做到传统方式做不到的事情。 作为 Infra 与 Consumer 的交汇点 作为 Crypto 投资的两大主线,Infra 与 Consumer 各自面临着一些问题。 Infra 项目普遍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属性很强,例如 ZK、FHE、MPC 等技术有着很高的门槛,市场认知存在一定的脱节。二是除了我们熟悉的 Layer1/2、跨链桥、质押等项目能够直接触达终端用户之外,大多数 Infra 其实是 toB 的。例如开发者工具、数据可用性层、预言机、协处理器等等,相对远离用户。 这两点导致 Infra 项目很难推动用户的 mindshare,传播性差。尽管优质 Infra 有一定的 PMF 和收入,能够自给自足穿越周期,但在注意力稀缺的市场状况下,缺乏 mindshare 导致后期做 Listing 很困难。 反过来看,Consumer 好在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在 mindshare 的捕获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新概念很容易被市场证伪,甚至在热点切换之后可能一落千丈。这类项目往往陷入从叙事驱动到短期爆发,再到证伪衰退的循环,且生命周期短。例子包括 friend.tech 和 Farcaster 等等。 增长、mindshare、上币都是这个周期被讨论得很多的的问题。综合来看,DePIN 可以较好地解决结合上述两点困境,找到平衡点。 DePIN 建立在物理世界的真实需求基础上,例如能源、无线网络等等,优质的 DePIN 项目有坚实的 PMF 和收入,不易被证伪,且容易被市场所理解。比如 Helium 每个月 30 美元的无限流量套餐,显然比传统运营商提供的方案更便宜。DePIN 同样有用户端的使用需求,可以捕获 mindshare。例如用户可以下载 Grass 的 浏览器插件贡献自己的闲置带宽,目前 Grass 已经触达了终端的 250 万用户,且许多为非加密原生用户。其他赛道例如 eSIM、WiFi、车载数据等等也是如此,离用户很近。 DePIN 投资框架 来源:Messari, IOSG 方向 仅从直觉出发,5G 和无线网络是大市场,车载数据和天气数据是小市场。从需求端看是否是刚需(5G)或需求强烈。并且,由于类似 5G 在传统市场的份额非常大,即便 DePIN 能够捕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 Crypto 的体量下来看,市场容量也相当可观。 产品 根据灰度的报告,DePIN 模型尤其适用于资本要求高、进入门槛高、垄断格局明显且资源利用不足的行业。回答 PMF 的问题本质上看两点。 来源:Hivemapper 在供应端,DePIN 是否做成了原来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比原有的解决方案有突出优势(成本、效率等)。例如 Hivemapper 所在的地图采集赛道,传统地图采集至少存在三大问题: · 传统依赖专业车队和人工标注,成本高昂且扩展性差 · 谷歌街景更新周期长,偏远地区覆盖率低 · 中心化地图服务商垄断数据定价权 而 Hivemapper 通过销售行车记录仪允许用户采集数据,利用众包模式将数据采集变为用户日常驾驶中就在做的事情。通过代币激励引导用户,把资源优先投放到高需求区域。在需求端,DePIN 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存在真实市场需求,最好有强烈的付费意愿。同样的例子,Hivemapper 可以把地图数据出售给自动驾驶、物流、保险等公司以及市政,关键需求得到验证。关于硬件,Multicoin 在 2023 年的文章《Exploring The Design Space Of DePIN Networks》中开篇就谈到硬件。笔者在这里结合补充几点看法。 硬件的时间线可以概括为「制造—销售—分发—维护」。 · 制造:项目方自己设计制造硬件,还是采用现有硬件?例如 Helium 既提供两种类型的自有热点,也支持整合现有的 WiFi 网络。或者是计算和存储类的 DePIN 项目,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显卡和硬盘等等。 · 销售:销售的明码标价,意味着用户会根据潜在收益来计算回本周期。Helium 的家用移动热点售价 249 美元,DIMO 的车载数据采集器售价 1,331 美元。 · 分发:如何分发?分发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物流时效、运输成本,以及从预售开始的交付周期等等。对瞄准全球范围的项目来说,不恰当的分发设计和手段可能极大拖慢项目的进度。 · 维护:维护硬件需要用户怎么做?一些设备可能存在折旧或者损耗的情况。最简单的维护例子是 Grass,用户只需要下载浏览器扩展,不要求其他操作;亦或是 Helium 的热点,只需要简单安装就可以持续运行。如果涉及到太阳能发电等等,可能会更为复杂。 结合以上几点来看,最简单的模式是 Grass 的模式——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带宽,不需要制造和分发,用户无门槛开始,也不需要销售,有助于在项目早期快速扩展网络。诚然,每个方向的项目对硬件的需求不同。但硬件关系到初始采用的摩擦。在项目早期摩擦力越小越好,随着项目的成熟,一些摩擦力可以带来留存和一定程度上的绑定关系。对初创团队来说,需要把控在硬件方面的路径选择和资源投入,逐步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 想象一下,如果从「制造—销售—分发—维护」都不容易,那么除非有非常强且确定性高的激励,用户为什么要参与呢? 代币经济 代币机制设计是 DePIN 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与其他领域的项目不同,DePIN 需要在早期对网络的各个参与方进行激励,因此需要在项目非常早期的阶段推出代币。这个话题适合新开一篇文章做一些案例研究,本文就不再展开。 团队 团队配比中,创始人至少需要以下背景各一名:一是曾在本领域的传统公司工作且有丰富经验,负责技术和产品等实际落地事项,二是加密原生,懂得代币经济和社区建设,区分加密用户和非加密用户的偏好和心智模型的异同。 其他 监管问题,例如在国内采集道路影像和数据显然是十分敏感的。 小结 Crypto 在这个周期并没有真正「破圈」的应用,似乎我们离圈外用户的采用还遥遥无期。一些 Crypto 应用提供的短期激励是用户使用他们的原因,但无法持久。而 DePIN 从底层衍生而来的经济效益有可能在用户侧替代传统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应用的可持续性,并且实现大规模采用。 来源:Helium 尽管 DePIN 与现实结合的特性使得发展周期较长,但我们从 Helium Mobile 的发展中已经看到一些曙光:Helium Mobile 与 T-Mobile 合作,用户设备可无缝切换至 T-Mobile 的全国 5G 网络,例如,当用户离开 Helium 社区热点范围时,自动接入 T-Mobile 基站,避免信号中断。今年年初,Helium 宣布与全球电信巨头 Telefónica 合作,在墨西哥城和瓦哈卡州部署了 Helium Mobile 5G 热点,开始了在南美洲的扩张。Telefónica 在墨西哥的子公司 Movistar 拥有约 230 万用户,此次合作直接将这些用户接入 Helium 的 5G 网络。 除了上文讨论的内容,我们还认为 DePIN 有两个独特优势: 1、对比传统垄断性的大型企业,DePIN 有着更加灵活的部署方式和手段,且通过代币模型可以在生态系统内部对齐激励。例如传统电信行业通常由几个巨头所占据,缺乏革新的动力。以农村地区为例,由于地区人口分散,传统运营商投资回报率低且耗时长,传统运营商没有动力推进部署。而通过适当的代币经济设计,可以鼓励网络在热点稀少的地方进行部署。Hivermapper 在地图资源稀缺的地方设置更高的激励也同理。 2、DePIN 有机会带来正外部性。从 AI 公司购买 Grass 采集的互联网数据、自动驾驶公司购买 Hivemapper 的街道级地图数据、以及 Helium Mobile 提供低价流量套餐可以看出,DePIN 实际上可以跳出 Crypto 的范畴,为现实生活和其他行业带来价值,并且通过代币经济反哺整个生态系统。换句话说,DePIN 代币的背后是有真实价值支撑的,而不是庞氏模型。 当然,DePIN 同样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例如由于运营硬件导致时间周期的不确定性、监管风险、尽调风险等等。综上,DePIN 是我们在 2025 年重点关注的赛道,后续我们也会输出更多 DePIN 相关的研究。
原文标题:《IOSG Weekly Brief|DePIN 101 #275》 原文作者:Jiawei,IOSG Ventures 来源:Grayscale 灰度在今年年初写了一篇关于 DePIN 研究报告,上表展示了头部 DePIN 项目与其市值。从 2022 年开始,DePIN 和 AI 就一直作为 Crypto 投资的两个新方向被相提并论。然而,在 DePIN 领域似乎一直没有一个标志性项目出现。(Helium 算是头部项目,但 Helium 甚至早于 DePIN 这个概念就出现了;表中的 Bittensor、Render 和 Akash,更多被归属为 AI 赛道) 这样看来,DePIN 没有一个足够强的龙头项目,能够打开这个赛道的天花板。DePIN 赛道可能在未来 1-3 年内还存在一些 Alpha。 本文试图从零开始梳理 DePIN 的投资逻辑,包括为什么 DePIN 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投资赛道,以及提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由于 DePIN 是一个综合概念,涵盖很多五花八门的子赛道,因此本文将稍微 zoom out,从抽象的角度解释概念,但仍然会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 为什么关注 DePIN 投资 DePIN is not a buzz word 首先需要明确,将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进行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花哨的想法,更不仅是单纯的「narrative play」,而是可以落地执行的。DePIN 中的确存在去中心化可以「enable」something 或者「optimize」something 的场景。 在这里两个举简单的例子: 来源:IOSG 在 DePIN 中一个主要赛道——电信领域,以美国市场为例,传统通信运营商(如 AT&T、T-Mobile)往往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频谱许可证拍卖及基站部署,再为每个覆盖半径 1-3 公里的宏基站支付 20-50 万美元的部署成本。在 22 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 3.45GHz 频段 5G 频谱的一次拍卖中,AT&T 就投入了 90 亿美元,成为投入最高的运营商。这种中心化主导的基建模式导致通信服务价格高昂。 而 Helium Mobile 通过社区众包的方式,将这个早期成本分摊至每个用户,个人仅需购买 249 美元或 499 美元的热点设备即可接入网络,成为「微运营商」,通过代币激励驱动社区自发组网,从而降低总体投入。Verizon 部署一个宏基站的成本约为 20 万美元,而 Helium 通过部署约 100 个热点设备(总成本约 5 万美元)即可实现近似的覆盖范围,成本降低幅度约为 75%。 另外,在 AI 数据领域,传统 AI 公司为获取训练数据,需要向 Reddit、Twitter 等平台支付高达 3 亿美元/年的 API 费用,并且借助 Bright Data(住宅代理)和 Oxylabs(数据中心代理)爬取数据。不仅如此,还日益面临越来越多的版权和技术限制,数据源的合规性和多样性难以保障。 Grass 通过分布式的 Web Scraping 破解了这一困局,允许用户通过下载浏览器扩展来分享闲置带宽,帮助抓取公开网页数据,并从中获得代币奖励。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 AI 公司的数据获取成本,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性。根据 Grass 统计,目前共有来自 190 个国家的 109,755,404 个 IP 地址参与网络,日均贡献 1,000 TB 的互联网数据。 综上,投资 DePIN 这个方向的一个出发基本点在于: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础设施有机会比传统物理基础设施做得更好,甚至是做到传统方式做不到的事情。 作为 Infra 与 Consumer 的交汇点 作为 Crypto 投资的两大主线,Infra 与 Consumer 各自面临着一些问题。 Infra 项目普遍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属性很强,例如 ZK、FHE、MPC 等技术有着很高的门槛,市场认知存在一定的脱节。二是除了我们熟悉的 Layer1/2、跨链桥、质押等项目能够直接触达终端用户之外,大多数 Infra 其实是 toB 的。例如开发者工具、数据可用性层、预言机、协处理器等等,相对远离用户。 这两点导致 Infra 项目很难推动用户的 mindshare,传播性差。尽管优质 Infra 有一定的 PMF 和收入,能够自给自足穿越周期,但在注意力稀缺的市场状况下,缺乏 mindshare 导致后期做 Listing 很困难。 反过来看,Consumer 好在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在 mindshare 的捕获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新概念很容易被市场证伪,甚至在热点切换之后可能一落千丈。这类项目往往陷入从叙事驱动到短期爆发,再到证伪衰退的循环,且生命周期短。例子包括 friend.tech 和 Farcaster 等等。 增长、mindshare、上币都是这个周期被讨论得很多的的问题。综合来看,DePIN 可以较好地解决结合上述两点困境,找到平衡点。 DePIN 建立在物理世界的真实需求基础上,例如能源、无线网络等等,优质的 DePIN 项目有坚实的 PMF 和收入,不易被证伪,且容易被市场所理解。比如 Helium 每个月 30 美元的无限流量套餐,显然比传统运营商提供的方案更便宜。DePIN 同样有用户端的使用需求,可以捕获 mindshare。例如用户可以下载 Grass 的 浏览器插件贡献自己的闲置带宽,目前 Grass 已经触达了终端的 250 万用户,且许多为非加密原生用户。其他赛道例如 eSIM、WiFi、车载数据等等也是如此,离用户很近。 DePIN 投资框架 来源:Messari, IOSG 方向 仅从直觉出发,5G 和无线网络是大市场,车载数据和天气数据是小市场。从需求端看是否是刚需(5G)或需求强烈。并且,由于类似 5G 在传统市场的份额非常大,即便 DePIN 能够捕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 Crypto 的体量下来看,市场容量也相当可观。 产品 根据灰度的报告,DePIN 模型尤其适用于资本要求高、进入门槛高、垄断格局明显且资源利用不足的行业。回答 PMF 的问题本质上看两点。 来源:Hivemapper 在供应端,DePIN 是否做成了原来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比原有的解决方案有突出优势(成本、效率等)。例如 Hivemapper 所在的地图采集赛道,传统地图采集至少存在三大问题: · 传统依赖专业车队和人工标注,成本高昂且扩展性差 · 谷歌街景更新周期长,偏远地区覆盖率低 · 中心化地图服务商垄断数据定价权 而 Hivemapper 通过销售行车记录仪允许用户采集数据,利用众包模式将数据采集变为用户日常驾驶中就在做的事情。通过代币激励引导用户,把资源优先投放到高需求区域。在需求端,DePIN 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存在真实市场需求,最好有强烈的付费意愿。同样的例子,Hivemapper 可以把地图数据出售给自动驾驶、物流、保险等公司以及市政,关键需求得到验证。关于硬件,Multicoin 在 2023 年的文章《Exploring The Design Space Of DePIN Networks》中开篇就谈到硬件。笔者在这里结合补充几点看法。 硬件的时间线可以概括为「制造—销售—分发—维护」。 · 制造:项目方自己设计制造硬件,还是采用现有硬件?例如 Helium 既提供两种类型的自有热点,也支持整合现有的 WiFi 网络。或者是计算和存储类的 DePIN 项目,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显卡和硬盘等等。 · 销售:销售的明码标价,意味着用户会根据潜在收益来计算回本周期。Helium 的家用移动热点售价 249 美元,DIMO 的车载数据采集器售价 1,331 美元。 · 分发:如何分发?分发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物流时效、运输成本,以及从预售开始的交付周期等等。对瞄准全球范围的项目来说,不恰当的分发设计和手段可能极大拖慢项目的进度。 · 维护:维护硬件需要用户怎么做?一些设备可能存在折旧或者损耗的情况。最简单的维护例子是 Grass,用户只需要下载浏览器扩展,不要求其他操作;亦或是 Helium 的热点,只需要简单安装就可以持续运行。如果涉及到太阳能发电等等,可能会更为复杂。 结合以上几点来看,最简单的模式是 Grass 的模式——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带宽,不需要制造和分发,用户无门槛开始,也不需要销售,有助于在项目早期快速扩展网络。诚然,每个方向的项目对硬件的需求不同。但硬件关系到初始采用的摩擦。在项目早期摩擦力越小越好,随着项目的成熟,一些摩擦力可以带来留存和一定程度上的绑定关系。对初创团队来说,需要把控在硬件方面的路径选择和资源投入,逐步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 想象一下,如果从「制造—销售—分发—维护」都不容易,那么除非有非常强且确定性高的激励,用户为什么要参与呢? 代币经济 代币机制设计是 DePIN 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与其他领域的项目不同,DePIN 需要在早期对网络的各个参与方进行激励,因此需要在项目非常早期的阶段推出代币。这个话题适合新开一篇文章做一些案例研究,本文就不再展开。 团队 团队配比中,创始人至少需要以下背景各一名:一是曾在本领域的传统公司工作且有丰富经验,负责技术和产品等实际落地事项,二是加密原生,懂得代币经济和社区建设,区分加密用户和非加密用户的偏好和心智模型的异同。 其他 监管问题,例如在国内采集道路影像和数据显然是十分敏感的。 小结 Crypto 在这个周期并没有真正「破圈」的应用,似乎我们离圈外用户的采用还遥遥无期。一些 Crypto 应用提供的短期激励是用户使用他们的原因,但无法持久。而 DePIN 从底层衍生而来的经济效益有可能在用户侧替代传统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应用的可持续性,并且实现大规模采用。 来源:Helium 尽管 DePIN 与现实结合的特性使得发展周期较长,但我们从 Helium Mobile 的发展中已经看到一些曙光:Helium Mobile 与 T-Mobile 合作,用户设备可无缝切换至 T-Mobile 的全国 5G 网络,例如,当用户离开 Helium 社区热点范围时,自动接入 T-Mobile 基站,避免信号中断。今年年初,Helium 宣布与全球电信巨头 Telefónica 合作,在墨西哥城和瓦哈卡州部署了 Helium Mobile 5G 热点,开始了在南美洲的扩张。Telefónica 在墨西哥的子公司 Movistar 拥有约 230 万用户,此次合作直接将这些用户接入 Helium 的 5G 网络。 除了上文讨论的内容,我们还认为 DePIN 有两个独特优势: 1、对比传统垄断性的大型企业,DePIN 有着更加灵活的部署方式和手段,且通过代币模型可以在生态系统内部对齐激励。例如传统电信行业通常由几个巨头所占据,缺乏革新的动力。以农村地区为例,由于地区人口分散,传统运营商投资回报率低且耗时长,传统运营商没有动力推进部署。而通过适当的代币经济设计,可以鼓励网络在热点稀少的地方进行部署。Hivermapper 在地图资源稀缺的地方设置更高的激励也同理。 2、DePIN 有机会带来正外部性。从 AI 公司购买 Grass 采集的互联网数据、自动驾驶公司购买 Hivemapper 的街道级地图数据、以及 Helium Mobile 提供低价流量套餐可以看出,DePIN 实际上可以跳出 Crypto 的范畴,为现实生活和其他行业带来价值,并且通过代币经济反哺整个生态系统。换句话说,DePIN 代币的背后是有真实价值支撑的,而不是庞氏模型。 当然,DePIN 同样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例如由于运营硬件导致时间周期的不确定性、监管风险、尽调风险等等。综上,DePIN 是我们在 2025 年重点关注的赛道,后续我们也会输出更多 DePIN 相关的研究。 原文链接
要点内容 TL; DR Grass是如何在一众DePIN项目中脱颖而出的? 核心因素是没有门槛的零撸,用户是基石,其他因素都是杠杆。 Grass以“技术+模式”双引擎突破DePIN内卷——通过零知识证明和Solana Layer2架构确保数据真实性,解决AI行业“脏数据”痛点;同时用“带宽挖矿→ 积分激励”模式将250万用户转化为数据节点,形成供给端碾压优势。 叠加AI数据需求暴涨、Solana和DePIN火爆、合理的运营手段等因素,造就了AI数据类DePIN领军者的地位。 Grass后续参与需要关注哪些因素? 短期看技术落地:2025年去中心化过渡能否成功; 中期看需求验证:AI企业采购数据规模; 长期看合规博弈:数据隐私与所有权规则。 当前最大风险在于“代币狂欢掩盖需求真空”——若未来未能实现AI客户订单放量,完美商业飞轮恐从“数据-资本”的正循环,退化为供给端泡沫。 报告约12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本报告由 DePINOne Labs 出品,转载请联系我们) 1. 行业背景 当DePIN的算力民主化遇上AI的数据困境,一场数据平权运动悄然爆发。 DePIN通过代币经济整合全球闲置资源(算力、存储、带宽),构建分布式基础设施网络;与此同时,AI产业面临数据的结构性短缺,巨头垄断、隐私争议与孤岛壁垒,导致80%数据价值未被释放。 未来的AI竞争,本质是数据获取效率与伦理合规性的双重博弈,而DePIN提供了技术最优解。 Grass的颠覆性,正在于这二者的融合实现。 1.1 DePIN:重构基础设施的全球范式 定义与核心逻辑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和 Web3 理念的兴起,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去中心化的转型路径。DePIN正是这一趋势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体现。DePIN(全称 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是一种通过区块链技术整合全球分散物理资源(如算力、存储、带宽、能源等)的新型经济模型。 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代币激励驱动社区贡献闲置资源,构建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取代传统中心化服务商的高成本、低效率模式。 行业驱动力 相比中心化的模式,对物理基础设施的去中心化改造,在成本结构、治理模式、网络韧性、生态扩展性等层面均有更大的优势。 细分领域与典型案例 根据Messari的定义,DePIN涵盖物理基础设施(如无线网络、能源网络)与数字资源网络(如存储、计算)两大类别,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供需匹配和激励机制。 物理基础设施:以Helium(去中心化无线网络)为代表,通过社区部署热点设备构建全球覆盖的通信网络; 数字资源网络:包括Filecoin(去中心化存储)、Aethir(分布式计算)等,通过整合闲置资源形成共享经济模式。 市场潜力 根据Messari数据,截至2024年,全球DePIN设备数量已突破1300万台,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但渗透率不足0.1%,未来十年有望增长100–1000倍。 2024年,DePIN赛道总市值达500亿美元,涵盖350多个项目,年增长率超过35%。 其核心驱动力在于资源效率提升(如闲置带宽利用)和需求爆发(如AI对算力与数据的需求)的双边效应。 当然,去中心化网络的扩展性、数据隐私和安全验证仍是 DePIN 发展的关键挑战。 1.2 AI数据需求:爆发增长与结构性矛盾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 (Data is the new oil)” AI 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在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如 GPT)和生成式神经网络(如 MidJourney)时。 AI 模型的性能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和数量。高质量、多元化和地理代表性的数据对 AI 模型的性能至关重要。 数据需求规模与特征 量级跃升:以GPT-4为例,训练需45TB以上文本数据,而生成式AI的迭代速度要求数据实时更新与多样化; 成本占比:AI开发中数据采集、清洗与标注成本占总预算的40%以上,成为商业化核心瓶颈; 场景分化:自动驾驶需高精度传感器数据,医疗AI依赖隐私合规的病例库,社交AI依赖用户行为数据。 传统数据供给痛点 数据壁垒:核心企业/主体等巨头控制广泛数据源,中小开发者面临高门槛与不公平定价; 数据孤岛: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和企业手中,数据共享和流通面临诸多障碍,导致数据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数据隐私:数据采集常涉及隐私与版权争议,如Reddit API收费事件引发开发者抗议; 低效流通:数据孤岛与标准化缺失导致重复采集,全球数据利用率不足20%; 价值链中断:创造数据的个体贡献者,无法在后续数据的使用中获利。 DePIN的破局路径 分布式数据采集:通过节点网络抓取公开数据(如社交媒体、公共数据库),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规模; 提升数据质量和多样性:通过 DePIN 激励机制,可以吸引更多参与者贡献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提升 AI 模型的泛化能力。 去中心化清洗与标注:社区协作完成数据预处理,结合零知识证明(ZK)确保数据真实性; 代币化激励闭环:数据贡献者获得代币奖励,需求方以代币购买结构化数据集,形成供需直接匹配 Grass 项目 正位于 DePIN 与 AI 数据产业的交叉路口,创新性地将 DePIN 理念应用于 AI 数据采集领域,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抓取网络,旨在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更经济、更高效、更可靠的数据来源。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剖析 Grass 项目的具体机制、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2. 项目基本信息 Grass的迅速扩张离不开其极低的参与门槛。让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AI数据的‘矿工’,用闲置带宽兑换未来红利。 Grass通过DePIN架构构建去中心化数据抓取网络,为AI训练提供高性价比、高多样性的数据源。用户仅需安装客户端即可贡献带宽获取代币奖励 — — 上线一年吸引超250万节点,代币首发10天涨幅超5倍,验证其商业逻辑。 项目获Polychain、Hack VC等顶级资本押注,依托Solana高性能链实现数据确权与流转。 当前团队匿名性还存有争议,数据处理的去中心化进展有待跟进。 2.1 业务范围 Grass 是一个 DePIN 项目,通过用户设备的未使用带宽,收集和验证互联网数据,特别为人工智能(AI)开发提供支持。 其核心是通过住宅代理网络(residential proxy network),允许公司使用用户的互联网连接,来访问和抓取不同地理位置的互联网数据,这对于 AI 模型训练需要多样化和地理代表性的数据非常有用。 解决的问题:传统网络抓取通常由集中式系统完成,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错误或偏见。Grass 旨在通过去中心化方式提供可靠、验证的互联网数据,且去中心化用户提供的数据天然具有多样性、多地区发布、实时的特点。 愿景与使命:Grass 的愿景是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数据层,数据以信任最小化的方式收集、验证和结构化。其使命是赋予用户贡献数据层的权力,并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参与。 用户参与方式:用户只需三步即可开始:访问 Grass 官网,安装扩展程序/客户端,连接并开始赚取 Grass Points。这种贡献带宽以赚取奖励的方式,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一个分享 AI 增长红利的机会。 总结来说,Grass的关键特征与优势在于:去中心化网络抓取数据成本低,数据多样性更丰富;用户通过贡献带宽赚取奖励,实现数据价值回归;使用区块链技术验证数据,确保数据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2.2 发展历程 概念阶段:2022 年中期,项目由 Wynd Labs 提出概念。 开发阶段:2023 年初开始产品构建,标志着项目进入实际开发阶段。 种子轮融资:2023 年,Grass 完成 3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Polychain Capital 和 Tribe Capital 领投,总计 450 万美元(包括由 No Limit Holdings 领投的种子前轮)。 用户测试:2023年底,推出Chrome浏览器扩展程序,开始用户测试,吸引早期用户参与。 里程碑:2024 年 4 月,项目宣布超过 200 万连接节点设备,正在快速增长中。根据 DePIN Scan 的数据,截至 2025 年 3 月,其活跃用户已超过 250 万。 首次空投:2024 年 10 月 21 日宣布进行首次空投,分配 1 亿枚 GRASS 代币(10% 总供应量),奖励早期用户。 上线交易所:2024年10月28日上线OKX等交易所,上线10天价格从$0.6到$3.89,稳步上涨翻了大约5倍 当前状态:项目继续扩展,正进行第二阶段用户挂机激励;计划推出 Android 和 iPhone 移动应用,以增加网络规模和用户参与度。 2.3 团队情况 根据Rootdata数据,Grass 由Wynd Labs开发,创始人是 Andrej Radonjic,他是 Wynd Labs 的 CEO,拥有约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硕士学位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物理学士学位。 团队成员均来自 Wynd Labs,专注于区块链和 AI 技术开发,具备相关领域经验。但具体成员信息未广泛公开,仅 Radonjic 的身份被披露。 根据 Tracxn,Wynd Labs 成立于 2022 年,核心产品即为Grass。 团队背景显示了在区块链和 AI 领域的专业能力,但信息透明度不足可能影响投资者和用户的信任。Radonjic 的经验为项目提供了信誉,但其他成员的匿名性可能引发担忧。 2.4 融资与重要合作伙伴 投资者与支持 种子轮:2023 年完成 3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Polychain Capital 和 Tribe Capital 领投。根据 Rootdata,种子轮后总融资达到 450 万美元,包括由 No Limit Holdings 领投的种子前轮。 A 轮融资:2024 年 9 月完成 A 轮融资,由 HackVC 领投,Polychain、Delphi、Lattice 和 Brevan Howard 参与,金额未披露。 投资者支持:HackVC、Polychain、Delphi、Lattice 和 Brevan Howard 等都是行业内比较知名的投资者。获得他们的支持也显示了项目在行业内的认可度。 合作伙伴 区块链平台:基于 Solana 网络构建,项目利用 Solana 的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目前未明确提及与 AI 公司或其他项目的具体合作,但 Solana 网络的生态系统可能为未来合作提供机会。 3. 项目技术解析 Grass 试图将数据价值从大科技公司重新分配给普通用户。 Grass 技术架构中的节点网络、ZKP 处理创新、数据账本,三者构成闭环工作流,从采集、验证到交付全链条去中心化,较好地支持了其去中心化愿景, 然而,当前集中式操作需解决,技术实施是否能平稳落地仍需追踪。 3.1 核心技术架构:Sovereign Data Rollup Grass正在建造第一个主权数据汇总。它通过全球分布的Grass节点网络简化了数据采购和转换,从而使AI通用结构化Web数据访问。基础架构由Solana上的专用数据Rollup支持,旨在管理数据的完整生命周期 — — 资料来源、处理、验证和数据集构建。该架构围绕以下组件展开: 拆解Grass 的技术架构中的核心组件: 节点网络 由验证器、路由器、Grass节点三层构成。 用户通过安装浏览器扩展程序/桌面端应用来分享未使用的互联网带宽,构成一个个Grass节点,并集合形成全球分布式网络。目前Grass已经有超过250万节点,覆盖超过 190 个国家,每天抓取约 100TB 数据,为 AI 开发提供多样化、地理代表性的数据源。 Grass 路由器将 Grass 节点连接到 验证器。路由器负责节点网络并中继带宽。 验证者接收、验证和批量处理路由器分发的交易。然后,他们生成 ZK 证明以在链上检查会话数据。当前阶段,数据收集由集中式系统处理,未来计划通过 Layer 2 网络实现去中心化。 零知识证明(ZK)处理器 Grass 使用零知识证明验证数据来源,确保数据隐私和完整性。ZK 处理器生成链上证明,验证数据来源并追踪其生命周期,增强数据可信度。如Donovan Choy 所说,ZKP 的应用解决了传统网络抓取的信任问题,为 AI 数据市场提供了透明性。 数据账本 Grass Data Ledger 是被抓取的数据与 L1 结算层之间的链接。数据通过 Grass 的 Layer 2 网络(基于 Solana)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主权数据卷”(Sovereign Data Rollup)。这确保了数据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支持 AI 开发者高效访问结构化数据集。 3.2 技术突破与合理性 在Grass对外披露的架构中,每一层都有技术亮点。 将 DePIN 概念应用于网络数据抓取,填补了 AI 数据收集的去中心化空白。这是 DePIN 在数据基础设施领域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使用 ZKP 验证数据来源,解决了传统集中式抓取的隐私和信任问题,这是其技术亮点之一。 构建 Layer 2 网络以处理高吞吐量数据交易,充分利用Solana 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优势。 此外,Grass计划于 2025 年第一季度推出的“实时上下文检索”(Live Context Retrieval)技术,这将进一步增强其为时间敏感的AI模型提供实时数据的能力。 Grass 的技术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单层面的亮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支持其技术愿景。 Grass的愿景是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数据层,为 AI 开发提供可靠、可信的数据源。 节点网络的规模可以支持其多样化数据源的提供,符合去中心化、民主化的原则。 ZKP 的隐私保护能力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增强用户信任。 Layer 2 网络的部署计划将提升网络效率和可扩展性,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 然而,当前仍处于测试阶段,数据收集由集中式系统处理,可能限制其完全去中心化的实现。需关注未来 Layer 2 网络的部署进展,以确保愿景的实现。 4. 商业模式飞轮 Grass呈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商业飞轮。飞轮转得动供给,却带不起需求。 供给侧:250万节点日均抓取100TB原始数据,经ZK验证后形成合规数据集; 需求侧:AI企业按需采购,收益通过代币反哺生态,完成“带宽→数据→现金流”的炼金术。(需求端尚未验证 — — AI企业是否会为去中心化数据买单,仍待规模化订单证明。) 4.1 商业模式闭环:充分利用代币激励 Grass 的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用户贡献带宽以获得Grass Points奖励 → 刮取网页公共数据资源 → AI 企业购买数据 → 收益通过代币分配形成闭环。 用户贡献带宽 用户通过安装扩展程序/桌面端应用分享带宽,推荐好友提供 20% 直接奖励和二级、三级 10%、5% 奖励。 Grass Points 基于带宽使用、地理位置等因素计算,未来计划增加基于里程碑和在线时间的奖励方式。 刮取网页公共数据资源 Grass 节点利用用户未使用的带宽和中继流量,以便网络可以抓取公共 Web 数据。 Grass 的住宅代理网络为 AI 开发者提供了多样化和地理代表性的数据源。 AI 企业购买数据: AI 公司通过 Grass 网络购买结构化数据集,用于模型训练。 收益闭环: 网络收入通过 GRASS 代币分配给用户,形成可持续的激励机制。Grass Points 可转换为 GRASS 代币,总供应量 10 亿枚,社区分配 3 亿枚代币用于未来激励和路由器奖励,确保长期发展。 代币可用于质押给路由器支持网络流量,并通过网络活动赚取奖励。 4.2 模式创新与成功之处 Grass的商业模式中最大的创新点是通过推荐系统和代币奖励,形成正反馈循环。当然,这也是大部分DePIN项目的共同之处。 Grass 试图将数据价值从大科技公司重新分配给普通用户。将 DePIN 模式应用于 AI 数据市场,创造用户被动收入机会,颠覆传统集中式代理网络(如 Luminati、Honeygain)的盈利模式。 其商业模式的成功与以下任一因素都密不可分: 用户参与度高:截至 2025 年 3 月,超过 250 万用户,显示易用性和社区吸引力。 市场契合度:AI 数据需求快速增长,Grass 填补了去中心化数据层的空白,符合行业趋势。 经济激励:通过代币奖励和推荐系统,形成正反馈循环,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4.3 飞轮风险 与绝大部分DePIN项目一致,供需商业飞轮的薄弱之处在于需求端。 代币激励的模式让项目较容易地实现了供给端的聚集,但是海量的数据是否能做好清洗和处理,使其成为B端愿意为之付费的标准产品,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官方给出的结果。 在Grass项目的设计中,他们将参与AI数据集的提供和分析准备两个环节。让需要广泛用户文本数据的 AI 公司(或发现跟踪媒体情绪有用的企业)可以通过 Grass 作为中介从用户手中那里购买,而不是从大型科技公司那里购买它。 我们期待未来进一步看到需求环节交付的实现。 另外需要注意的风险是,Grass 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了分享 AI 增长红利的机会,但需注意数据隐私风险和去中心化过渡的执行力。 5. 经济模型 当资本盛宴退潮后,DePIN代币究竟是AI数据的硬通货,还是击鼓传花的筹码? Grass价格暴涨主要得益于较大的用户基数、交易所上市和DePIN市场的火爆情绪,叠加运营上的用户激励和社区参与快速扩展用户基础。 但需关注早期投资者解锁和空投争议的影响,以及需求侧验证是否能支持长期发展问题。 5.1 通证模型 Grass 的代币经济模型基于其原生代币$GRASS,总供应量固定为 10 亿枚。 根据其GitBook 文档,代币分配情况如下: 社区:30%(3 亿枚),包括: 未来激励:1.7 亿枚,用于追溯性计划奖励早期贡献者和为网络创建有价值内容或工具的开发者。 路由器奖励:3000 万枚,用于激励路由器支持网络流量,减少延迟。 首次空投:1 亿枚(10% 总供应量),2024 年 10 月 28 日分配,奖励超过 250 万用户。 基金会与生态系统增长:22.8%(2.28 亿枚),由基金会持有,用于支持网络运营、升级、合作伙伴关系和研发。 早期投资者:25.2%(2.52 亿枚),有 1 年锁定期和 1 年归属期,确保长期承诺。 团队:22%(2.2 亿枚),有 1 年锁定期和 3 年归属期,激励团队长期发展 。 代币用途包括: 奖励:激励用户贡献带宽和推荐他人。 质押:用户可将 GRASS 代币质押给路由器,支持网络流量,赚取奖励,无最低期限,解质押需 7 天锁定期 。 治理:代币持有者可参与网络决策,包括投票提案和合作伙伴选择 。 5.2 代币市场分析 Grass 项目的代币$GRASS于 2024 年 10 月 28 日通过首次空投发行,初始价格约为 0.64 美元。 随后,币价在 2024 年 11 月 7 日达到历史高点3.90 美元,增长超 500%,主要得益于空投吸引大量用户和在 Bybit、Gate.io、Bitget 等主要交易所上市。后面两个月期间,持续在2–4美元之间震荡调整,币价相对。 2025 年初价格有所回落,3月初又有一波回升。 截至 2025 年 3 月 28 日,GRASS 代币价格约在 1.6 美元,市值约 4.5 亿美元,24 小时交易量为 5,163 万美元 (CoinMarketCap)。流通供应量为 2.43905 亿枚,显示部分代币尚未解锁。 相较同时期上所的其他项目,Grass的币价无疑是表现相当亮眼的那一个了:上线10天翻5倍;半年持续维持较稳定的高价。 上市价格暴涨原因 GRASS 代币自发行以来,特别是在 2024 年 10 月和 11 月,经历了显著的早期暴涨,最高达到 3.90 美元 (CoinMarketCap),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庞大的用户基础:2024 年 10 月 28 日的首次空投分配 1 亿枚代币,空投覆盖超过250 万用户,极大地增加市场流动性。 首个网络DePIN项目代币:相较于传统DePIN项目参与的高门槛,以Grass为首的网络挂机项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在这批项目中,Grass是第一个进行TGE的,同时也打破了较长一段时间没有DePIN项目ICO的僵局。 交易所上市:代币在 Bybit、Gate.io 和 Bitget 等主要交易所陆续上市,增加了交易量和投资者兴趣。 行业市场情绪:DePIN 和 AI 相关项目的热潮推动了投资者信心,特别是在 2024 年第四季度。 CryptoRank.io 指出,Solana 生态系统的活跃度也促进了价格上涨。 质押机制:Grass的质押机制为用户提供了丰厚的收益。2024年底用户质押的总量达2700万 GRASS,占总供应量的35%。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的APR,Grass的43.69%年化收益率无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视线。随着质押需求的增加,市场中对Grass未来增长的乐观预期愈发明显。 运营促成因素 Grass 的运营策略在价格维持中也起到关键作用,具体可取之处包括: 用户激励机制:通过推荐系统(20% 直接奖励,二级和三级 10% 和 5%)快速扩展用户基础,截至 2025 年 3 月超过 250 万用户。 社区参与度:积极的社区活动和透明的进展更新增强了市场信心,例如通过 X 帖子持续分享里程碑。 技术进展和市场预期:计划推出 Android 和 iPhone 移动应用,以及 Layer 2 网络的部署,吸引更多投资者。 Bitget News 提到,2025 年路线图的公布进一步推动了价格上涨。 发展风险 当前币价由供给端狂热驱动(低流通盘+交易所上线效应),而非真实AI数据采购需求; 质押APY高达68%的虚假繁荣,实为代币通胀的隐性成本; 47.2%代币由团队和早期投资者持有(2.2亿+2.52亿),2025年起逐步解锁,若需求端未同步爆发,可能引发抛压。 6. 项目生态解析 Grass 在AI数据和基于闲置网络的DePIN项目中处于领先地位,竞争优势明显。 DePIN 和 AI 数据领域潜力较大,行业增长空间广阔;Solana 生态支持其扩展。 6.1 横向对比(竞争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DePIN行业的项目已超过600个,总市值超过160亿美元。在2024年年末3个月中,Grass连续在Rootdata的DePIN项目热度榜单中占领榜首。 太多的项目我们无法一一列举,这里选择3个代表性项目进行对比:计算领域市场龙头项目Filecoin、无线传输领域市场龙头项目Helium,以及跟Grass领域最接近且同样完成TGE的项目Nodepay。 Filecoin:Filecoin 提供去中心化存储,用户可出租未使用的存储空间,基于 Filecoin 区块链,使用 FIL 代币。截至 2025 年 3 月 5 日,约有 1,500 名活跃矿工,市场资本化约 25 亿美元。 Helium:Helium 是一个去中心化无线网络,主要服务于物联网设备,用户通过设置热点提供覆盖,使用 HNT 代币。截至 2025 年 3 月 5 日,拥有超过 200,000 个活跃热点,市场资本化约 2 亿美元。 Nodepay:Nodepay 是一个网络挂机平台,用户可贡献带宽支持 AI 训练,并提供用户反馈,赚取 NC 代币。市场资本化约 1,000 万美元。 服务提供:Grass 和 Nodepay 均专注于 AI 数据收集,但 Grass 更专注于带宽贡献,Nodepay 增加用户反馈功能;Filecoin 提供存储服务,Helium 提供无线网络覆盖,服务领域差异明显。 用户贡献:Grass 和 Nodepay 依赖带宽,Filecoin 依赖存储空间,Helium 依赖热点设置,用户参与方式各异。 技术:Grass 使用 ZKP 和 Solana Layer 2,技术先进;Filecoin 使用 IPFS 和证明复制,Helium 使用自定义区块链,Nodepay 技术较少披露。 区块链:Grass 和 Nodepay 基于 Solana,扩展性强;Filecoin 和 Helium 各自独立区块链。 核心优势:Grass 凭借大用户基础和 AI 聚焦领先,Filecoin 抗审查,Helium 适合 IoT,Nodepay 功能多样但技术可可信度较低。 6.2 纵向潜力(行业空间) DePIN 和 AI 行业的增长潜力 DePIN 行业快速增长,利用区块链管理物理基础设施网络。根据 HTX Research,2023 年有 650 个项目,总市值 350 亿美元,涵盖存储、计算、AI 数据收集等子领域。 Grass 属于 AI 子领域,根据 DePIN Scan,AI 相关项目有 83 个。 AI 数据行业需求巨大,模型训练需要高质量、多样化数据,传统方法面临隐私和偏见问题。去中心化数据收集提供更安全、隐私保护的数据源,满足 AI 开发需求。研究表明,AI 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达到数万亿美元规模,数据需求持续增长。 DePIN+AI 结合创造去中心化、安全的数据收集方式,Grass 填补了 AI 数据基础设施的空白,每天抓取约 90TB 数据,符合行业趋势。 Solana 生态支持下的扩展性 Grass 基于 Solana 网络,Solana 以高性能和可扩展性著称,非常适合 DePIN 应用。Solana 的快速交易速度(每秒数千笔交易)和低费用支持 Grass 处理高数据量交易,能够增强其扩展潜力。 Solana 生态系统中还有活跃社区和工具,支持 Grass 开发和集成,Layer 2 网络计划进一步提升效率 。 目前Solana 是 DePIN 活动的主要平台,根据公开数据,Solana 上大约有 78 个 DePIN 项目(数据参考 Messari 和 DePIN Scan 等平台截至 2024 年的统计),覆盖无线通信(如 Helium)、计算资源(如 Render Network)、地理定位(如 Hivemapper)、云存储(如 GenesysGo SHDWDrive)等多个子领域。Grass 在该生态中领先贡献 250 万设备。 现阶段,Grass已拿到AI数据革命的入场券,属于先发制人的生态构建者。但是DePIN赛道马太效应初显,已逐渐有巨头携资本入场复制其模式,Grass需加速建立数据采购协议壁垒。 7. 未来展望 Grass 处于 DePIN 和 AI 的交叉浪潮巅峰,但脚下的浪可能比想象中更急。 DePIN项目普遍面临的需求端薄弱问题同样在Grass身上发生。关键问题在于能否把具有吸引力的商业画布落到实处。 7.1 项目发展路线 在 2025 年的第一次创始人研讨会上,Grass 概述了未来一年的几项关键举措。 Grass 2025 路线图的主要亮点包括多模式搜索。具体来说,该平台计划在语义上使 AI 模型能够实时从视频、音频和文本数据中搜索见解。Grass 还计划采用新的分发方法,通过移动和其他平台扩大其覆盖范围,从而简化用户访问和参与。 除此之外,该平台将弃用 Chrome 扩展,引入更强大、更高效的桌面节点。此外,它将引入Horizontal Scaling,这是一种新产品,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功能,确保持续增长和创新。 另一个关键亮点是 Sion 第 1 阶段结果。Grass 平台旨在提高网络效率,实现 60 倍的数据检索速度。 “如果您想知道 — 在 Sion 第一阶段之后的几天内,网络活动已减少到接近零,以便我们的存储合作伙伴有时间赶上。没有人这么早就预料到这种水平的能力。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Grass 撰稿人兼 Wynd Network 联合创始人 Andrej Radonjic 最近表示。 基于Grass当前的技术基础、生态布局、市场表现,以及官方已经披露出的具体行动规划,我们可以将Grass 的未来发展路径总结为技术迭代、生态扩展、治理升级三大部分。 技术迭代 节点网络轻量化与移动端部署:计划推出 Android 和 iPhone 移动应用,允许用户通过手机贡献闲置带宽,以扩大用户基础和参与度。根据 Bitget News,移动应用预计在 2025 年下半年完成测试并发布。 数据质量:Grass2025 年路线图包括主权数据卷(Sovereign Data Rollup)的部署,预计在第四季度完成。 去中心化过渡:Grass 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完成向完全去中心化的过渡,部署基于 Solana 的 Layer 2 网络,使用零知识证明(ZKP)验证数据,确保隐私和安全性。这将使数据收集和验证更加去中心化,增强网络的信任和可靠性。 生态拓展 数据集合作:Grass与 Ontocord 和 LAION 合作创建了 VALID 数据集,将进行进一步开发。这个包含 3000 万个音频片段、图像和文本的多模态集合是 AI 模型训练的基础,也是开发人员的重要资源。 合作伙伴关系:Grass 计划与 AI 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扩大网络的实用性和采用率,吸引更多数据购买者 治理升级 用户激励优化: Grass 将优化其用户激励系统,包括调整 Grass Points 的计算方式和推荐机制(20% 直接奖励,二级和三级 10% 和 5%),以增强用户参与度和留存率。 社区参与:项目将通过透明的沟通和社区活动,解决过去如首次空投分配的问题,重建社区信任,维持长期发展。(首次空投因 Phantom 钱包问题引发不满,需通过后续更新修复) 综合来说,Grass 的未来发展路径清晰,聚焦于去中心化、用户扩展和技术升级,符合 DePIN 和 AI 行业的增长趋势。 然而,需关注去中心化过渡的技术复杂性和社区信任重建的挑战。如果能够成功执行上述计划,Grass 将有望保持 AI 数据基础设施的领导者地位。 7.2 风险与挑战 模式风险 Grass 的商业模式通过用户贡献带宽收集数据,卖给 AI 企业,收益用于奖励用户,形成闭环。 若需求端(AI 企业购买数据)未能实现,Grass 将无法产生足够收入用于奖励用户,用户可能失去参与动力,网络规模缩小,进而影响数据收集能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模式不可持续。 Grass 如何定价数据尚未明确,若定价过高,可能失去竞争力;若定价过低,可能无法覆盖运营成本。 若新数据收集技术(如合成数据)取代住宅代理,Grass 可能失去市场。根据 EnterpriseAI.news,合成数据正在兴起,可能减少对真实数据的需求。 技术风险 去中心化过渡的复杂性 从集中式到去中心化的过渡涉及技术复杂性,可能面临扩展性、安全性和性能问题。Layer 2 网络的部署需确保高吞吐量和低延迟,任何技术故障可能导致网络中断。 研究表明,类似项目的去中心化过渡曾因扩展性问题导致用户体验下降,Grass 需谨慎管理。 数据质量与完整性 在去中心化网络中,数据由用户设备收集,需确保质量和完整性。任何数据偏见或恶意活动可能影响 AI 开发者的信任。数据质量是所有 DePIN 项目的核心挑战。 ZKP 的实施需确保数据来源可追溯,但可能面临效率问题,影响处理速度。 ZKP 效率与成本 零知识证明的效率直接影响网络性能,研究表明,ZKP 在高数据量场景下可能增加计算成本,Grass 需优化 ZKP 以平衡隐私和性能。 市场风险 竞争压力 Grass 面临来自集中式数据提供商(如 Luminati)和去中心化竞争者(如 Nodepay)的竞争。替代项目可能提供更低成本或更丰富功能,吸引 AI 开发者。 需持续创新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监管合规挑战 数据隐私法规(如 GDPR)可能对去中心化数据收集提出更高要求,监管变化可能增加运营成本或限制某些活动。 研究表明,DePIN 项目需适应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监管环境,Grass 可能面临合规压力。 社区信任重建 首次空投分配因 Phantom 钱包问题引发社区不满,需重建信任以维持用户参与度。 任何进一步的社区管理失误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影响长期发展。 代币经济管理 当前币价由供给端狂热驱动(低流通盘+交易所上线效应),而非真实AI数据采购需求。 GRASS 代币的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需管理分配以避免市场波动。早期投资者和团队解锁可能导致价格压力,需平衡用户激励和市场稳定性。 7.3 小结 Grass 在 DePIN 和 AI 数据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凭借技术创新、市场定位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占据先机,适合关注 DePIN 和 AI 趋势的投资者。当前阶段持续以低门槛的形式参与Grass仍是不错的选择。 但其技术落地和市场竞争风险需密切关注。重点关注技术上去中心化愿景的实现、需求端实际交易的验证、移动应用推出后用户的持续增长,这些都是未来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如果上述问题可以一一实现,则Grass的长期价值依然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DePINone Labs所有文章仅用于资讯和知识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部分参考内容 Gitbook of Grass https://grass-foundation.gitbook.io/grass-docs/introduction DePIN’s Imperfect Present & Promising Future: A Deep Dive https://www.compound.vc/writing/depin (后续将转载并解读) Reshaping the data layer of AI with Grass https://blockworks.co/news/depin-grass-reshaping-ai-data-layer Grass DePIN Protocol Review: Data for AI and Monetization of Internet Connectivity https://medium.com/@alexanderallenme/grass-depin-protocol-review-data-for-ai-and-monetization-of-internet-connectivity-6b616f799134 Grass Unveils 2025 Roadmap: What You Need To Know https://www.bitget.com/news/detail/12560604497754 For AI that serves people, data curation DePINs hold the key | Opinion https://crypto.news/ai-that-serves-people-data-curation-depins-hold-key/
Chainfeeds 导读: 生态基础工具已经日趋完善,需要更多应用层为生态带来真正的价值获能力。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ULx1UvatJQUO1wcw4RZWhA 文章作者: IOSG Ventures 观点: IOSG Ventures:作为上一轮周期内最成功的 Web3 消费者应用之一,Friend.Tech 的发展路径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根据 Dune 的数据,Friend.Tech 目前累计 Protocol Fee 达到 $24,313,188。累计用户(Trader)总数达到 918888 个。对于一个 Web3 应用来说,这个数据表现是十分亮眼的。然而目前这个项目的发展却遭遇了比较大的挑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产品设计,Friend.Tech 引入 Bonding Curve 的设计,为社交应用引入了投机的属性,短期内依靠财富效应吸引了大批用户的使用。然而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做法也提高了用户进入社区的门槛,这与目前大部分 Web3 项目或 KOL 依赖公域流量建立影响力的做法相悖。除此之外,Friend.Tech 将代币与产品的实用性做了过度的捆绑,导致其产品中 Web3 投机用户过多,让用户脱离对产品的实用性的关注,最终导致现在的局面。 总的来说,对 Web3 消费者应用的投资评估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从产品的运营数据分析其市场潜力。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对于大部分消费者应用来说,用户数据永远是最重要的,因为充足的用户群体是消费者应用探索商业模式的前提。因此与大部分传统的 Web2 消费者应用评估类似,我们可以从活跃用户数、用户增长率、用户留存率等传统的评估指标,以判断其是否找到 PMF。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的 Web3 消费者应用,其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除了用户数据外,也需要通过转化数据来判断其潜在商业价值,例如 AUM 和 User spend 等。如果项目拥有很多用户,但是 AUM 较小,或单个用户的平均花费较小,则说明商业化价值比较有限。当然并非所有营收数据都一样,收入质量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果营收结构是建立在真实收入的基础之上,则表明这里的用户是在为他们提供的产品付费,而不是为了挖掘他们的代币,这样的商业模式会更具可持续性。 我们认为下一个周期内,成功的 Web3 消费者应用会以以下三种范式出现,首先第一种范式是首先是凭借着产品的趣味性,优先吸引一些加密 KOL 的采用,再利用 KOL 自身的影响力,将其粉丝带入平台,帮助项目完成冷启动。这一范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Kaito,团队通过极强的技术能力,以及创新的激励机制,使其控制了加密社区中的大量 mindshare,帮助他们在不同社区中具有良好的渗透力,与此同时其切中了 Web3 项目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如何有效获取用户的痛点,在累计了大量的 C 端用户,并通过 mindshare 为每个用户建立了精准的用户画像,帮助 Web3 企业通过 Kaito 平台进行精准营销,这将使其商业模式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摆脱短期投机周期。第二种范式是从 Web3 用户的真实需求出发,依靠产品力直接赢得市场。由于没有过早引入 Token,则将使其在 PMF 的过程中摆脱投机用户的干扰,建立更高的用户留存率,例如 Polymarket、Chomp 等。第三种范式则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在这一点上 Grass 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利用用户的闲置计算资源,帮助他们在人工智能等领域找到价值捕获来源,并利用代币将其货币化。虽然从业务模式上,Grass 更多的是偏向 2B 模式,但这种共享经济的思维也可以被用于 Web3 消费者应用的设计中。 内容来源
Odaily星球日报讯 以太坊 SVM Layer2 网络 Eclipse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Grass 积分已锁定,快照已完成。
金色财经报道,据Ai姨监测,Grass团队关联地址于11小时前从交易所提取了价值627万美元的GRASS代币。 这些代币已被转移至地址HMy1Z...QxrzT。该地址曾在TGE前从Grass团队多签地址接收了1000万枚GRASS代币,并在过去4个月内分批将代币充值至交易所。
PANews 3月3日消息,据链上分析师@ai_9684xtpa监测,Grass团队疑似出货,八小时前向CEX充值475万枚GRASS ,价值1301万美元。该地址自TGE前收到1000万枚代币后,上一次大额向交易所转账是两个月前了;查了下也没有代币解锁或活动。
编号: 链源科技 PandaLY Hotspot Insights Broadcast No.012 Nexus是一个以高性能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创新项目,主打"网页端CPU挖矿"(即“CPU头矿”)模式,旨在降低挖矿门槛,吸引普通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参与算力贡献,同时结合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分布式人工智能(AI)生态,Nexus 的最终目标是将所有可验证计算压缩为单一证明,将百万链与应用融合从而创建统一的世界计算机。 其核心优势包括: 高并发处理能力:Nexus公链宣称每秒可处理超3000笔交易,远超以太坊的吞吐量,满足大规模商用需求。 Web3.0与挖矿融合:通过网页挖矿模式,用户无需专业设备即可参与,极大扩展用户基数,与Grass(分布式算力网络)类似,但更强调低门槛和即时收益。 去中心化金融优化:内置预言机、原生Swap等功能,针对性优化DeFi场景,目标取代传统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 项目愿景与技术亮点 项目愿景:NEXUS 致力于“连接去中心化世界”,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的计算资源池,整合全球计算资源,实现跨链互通,为开发者提供类似传统云计算(如 AWS Lambda)的高效无服务器平台。 技术亮点:项目基于 Nexus zkVM 技术,结合链上与链下计算方式,旨在降低开发门槛并保证系统安全性和数据不可篡改性。采用零知识证明、链下计算、多方计算等前沿技术,确保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 发展现状:项目近期宣布推出基于 Layer 1 的全新区块链,并陆续开放测试网(如 Nexus Testnet II),未来几周内将公布详细架构和路线图。此外团队将于 2025 年 2 月 18 日 开启 Nexus Testnet II,测试网将一直开放至 2025 年 2 月 21 ,Testnet II 的目标是为 Nexus Layer 1 区块链的集成做好准备。 Nexus背景:学霸领衔的“产学研”组合+顶级资本支持 主要团队成员: CEO Daniel Marin:斯坦福应届毕业生,国际物理奥赛奖牌得主,Github活跃开发者,技术背景扎实。 顾问Dan Boneh:斯坦福密码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为项目提供学术权威背书。 执行团队:Nexus的其他核心成员也由高度专业的密码学团队组成,并且在Web3行业履历颇丰,涉及 Difinity、Jump Crypto、Matter Labs、a16z训练营等多个组织的工作经验。 融资规模: Nexus项目在早期阶段已经吸引了大量资本。根据公开信息,项目曾完成约220万美元的Seed轮融资,并在A轮获得约2500万美元,总融资金额达到约2720万美元。 顶级资本背书: 投资方包括Pantera Capital、Lightspeed Venture Capital、Dragonfly Capital、Alliance DAO、Faction、SV Angel以及Blockchain Builders Fund等知名机构,这显示出资本市场对项目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高度认可。 Nexus空投及参与流程 目前,Nexus Network 正处于初始 Beta 测试阶段,用户可以通过官方(https://beta.nexus.xyz/)参与挖矿。参与方式包括使用网络应用程序或命令行界面连接到Nexus Network。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阶段不需要绑定钱包,且尚未明确是否有奖励,属于盲挖阶段。因此,建议用户在参与过程中不要清除浏览器缓存,以防止积分丢失。 对于有兴趣参与挖矿的用户,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步骤一:访问 Nexus 官方网站 步骤二:点击“Connect”按钮,连接并开始挖矿。 步骤三:保持页面打开状态,避免刷新或关闭,以持续进行挖矿。 请注意,挖矿速度与计算机配置相关,性能较强的设备将获得更高的挖矿效率和收益。此外,确保网络连接稳定,以避免因掉线或卡顿而影响挖矿效率。 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和最新动态,可以关注 Nexus 的官方推特账号或访问其官方网站。 *PandaLY安全提示: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参与,注意防范钓鱼链接。 下一个grass? 竞争分析 项目优势对比: 维度 Nexus Grass 传统金融公链(如 Solana、Ethereum) 用户门槛 网页端直接挖矿,零硬件成本 需安装客户端,依赖网络带宽 需质押、运行节点,门槛较高 挖矿模式 无设备挖矿(网页端),结合 zkVM 分布式 GPU/CPU 算力共享 依赖 PoS 或 PoW 技术定位 金融公链+AI集成 分布式算力网络 以太坊以智能合约为核心,Solana 以高性能 DeFi 为核心 生态扩展 内置DeFi工具,开发者友好 聚焦算力资源共享 偏向金融生态,通用性强 安全性 zkVM + 去中心化存储 + 智能合约 侧重于算力调度的安全性 依赖 L1 或 L2 解决方案 Nexus 通过网页挖矿模式降低了参与门槛,相比 Grass 和 Solana 的高要求,普通用户无需专业硬件,即可贡献算力并获得激励。 技术定位更偏向金融+计算融合,而 Grass 更专注于去中心化算力交易,Solana/Ethereum 则以金融生态为核心。 生态扩展性较强,通过 zkVM 技术优化智能合约执行,兼容 AI 计算及 DeFi 应用,形成更全面的 Web3 计算基础设施。 市场认知度:Grass已积累稳定用户群,Nexus需通过差异化挖矿模式快速破圈。 Nexus安全分析: Nexus网页挖矿通过零知识证明的高效集成、去中心化并行计算及低门槛用户体验三大核心亮点,构建了一个兼具技术深度与用户友好的挖矿网络,但目前只是处于测试阶段,项目核心技术和安全性尚未经过市场大规模验证,另外网页挖矿对技术安全的要求更高。 尤其在 Web3 领域,安全始终是决定项目生死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像 Nexus 这样的去中心化计算网络,涉及到智能合约、挖矿安全、用户隐私等多个层面,其依赖中心化脚本部署、部分代码未完全开源等问题仍需持续关注。 潜在风险: 代码安全与漏洞:网页挖矿代码如果存在漏洞或后门,可能被黑客利用进行恶意操作;同时,项目的节点软件也可能面临漏洞风险。 数据隐私问题:用户在挖矿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供邮箱等信息,需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 钓鱼与仿冒风险:由于挖矿项目市场热度较高,可能出现仿冒网站或钓鱼攻击,用户容易上当受骗。 资源滥用与性能影响:浏览器端长时间挂机可能导致用户设备过热、耗电增加,且若恶意代码被植入,可能演变为“cryptojacking”(劫持计算资源)攻击。 安全建议及防护措施: 代码审计与漏洞扫描:建议对 Nexus 挖矿前端代码及节点部署软件进行全面的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确保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使用 HTTPS 等加密协议,防止中间人攻击。 用户教育与风险提示:向用户明确披露测试阶段风险,建议用户使用独立设备或虚拟机进行尝试,防止因恶意软件引发资源滥用问题。 多层防护架构:对于节点部署,建议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措施,保护服务器不受外部攻击 结语 在区块链行业,技术创新和生态繁荣往往伴随着安全挑战。Nexus 作为新兴 Layer 1 区块链,在推动全球计算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去中心化挖矿、智能合约漏洞、治理安全、经济模型稳定性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 Nexus 生态长远发展的生命线。 安全并非一次性任务,而是一个不断优化和迭代的过程。 Nexus 想要成为新一代高性能公链,必须以安全为核心,不断夯实自身防御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全球去中心化计算网络的中流砥柱。
交割场景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