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貨幣重要里程碑摘要: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 2008 年金融海嘯期間 比特幣的謙遜起步 到 2018 年創下 19,700 美元的歷史新高,加密貨幣已成為十年來增長最快、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歷經無數質疑,加密市場已證明其將長久存在。加密貨幣最終被認為是全球範圍內的一種新資產類別,正在成為全球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顯然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整個旅程影響深遠,令人震驚!
2000 年代到 2025 年的關鍵里程碑
2000 年代:比特幣的誕生
● 2008 - 2009 年:比特幣網路
● 2010 年:比特幣披薩日
2011 - 2014 年:百家爭鳴
● 2011 年:第一批的山寨幣
● 2012 年:比特幣的首次減半
● 2013 年:首次的 ICO
● 2014 年:首個 NFT 和穩定幣
2015 - 2018 年:加密貨幣的崛起
● 2015 年:以太坊的起源
● 2016 年:DAO 駭客事件
● 2017 年:ICO 之年
● 2018 年:比特幣首次創下 19,700 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9 - 2025 年: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019 年:擴展時刻!比特幣交易量突破 4 億
● 2020 年:黑色星期四,但 DeFi TVL 超過了 100 億美元
● 2021 年:DeFi-NFT-Metaverse 蓬勃發展,比特幣逼近 7 萬美元
● 2022 年:加密貨幣崩盤;以太幣轉變為 PoS 機制
● 2023 年:監理層面更加清晰
● 2024 年:ETF 之年;比特幣突破了 10 萬美元大關
● 2025 年(截至 8 月):從可行性到普及性;比特幣價格突破 124,000 美元
您正在閱讀故事內容的第二部分。請在此處 閱讀完整內容。
2020 年:DeFi 之夏和黑色星期四
Compound 的流動性挖礦在 2020 年中期掀起 DeFi 熱潮,在 Yearn、Uniswap 和 SushiSwap 等協議推動下,總鎖倉價值從不到 10 億美元增長到年底的 100 億美元以上。儘管具有智能合約風險,但高收益和新的治理代幣引發了狂熱。以太坊信標鏈(以太坊 2.0 的第 0 階段,又稱為以太坊 PoS),於 12 月 1 日推出,為以太坊引入了權益證明機制。超過 524,000 枚 ETH 被質押以啟動升級,開啟了以太坊從 PoW 的多年過渡,比早期預測稍晚一些。
同時,2020 年 3 月的黑色星期四崩盤,凸顯了加密貨幣的韌性。在新冠疫情恐慌中,比特幣在 3 月 12 日暴跌 50%,ETH 也連帶崩盤,數十億美元的倉位遭到強制平倉。此次極端波動(被稱為「黑色星期四」)震驚了市場,但隨後迅速復甦,再也沒有回到 5,330 美元的價位。各機構開始湧向比特幣,追逐其「數位黃金」的稱號,其中 MicroStrategy 成為當時第一家在金庫中持有 21,454 BTC 的公司。
2021 年:NFT 狂熱
2021 年 2 月,特斯拉緊跟在後,揭露價值 15 億美元的比特幣購買行動,並宣布接受 BTC 支付的計畫,將加密貨幣確認為企業財務資產。隨後,Coinbase(COIN)在那斯達克直接上市,估值 860 億美元,成為第一家進行 IPO 的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這些因素無疑是比特幣在 4 月創下 64,863 美元歷史新高的主要驅動力。
這一年的主題是 NFT,數位藝術家 Beeple 的 NFT 藝術品在佳士得拍賣會以 6,930 萬美元的價格售出。這項成就標誌著 NFT 開始與 CryptoPunks 和無聊猿(Bored Apes)等大牌一起進入主流。順道一提,薩爾瓦多通過一項法律,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全球見證了史上最大膽的一次押注——這也是首次有主權國家層級的比特幣採用案例。
Bored Ape Yacht Club 在 OpenSea 刷新歷史最佳銷售。資料來源:OpenSea
2021 年 11 月,比特幣再度觸頂至 68,790 美元,而以太坊則攀升至 4,892 美元。兩者共同推動整體加密貨幣市值創下新高,首次突破 3 兆美元大關,並標誌著 2020 - 2021 年牛市週期的巔峰。
2022 年:加密貨幣崩盤
2022 年 3 月,名為 Lazarus Group 的駭客團體利用 Ronin Network(Axie Infinity 的側鏈)竊取了價值約 6.25 億美元的 ETH/USDC。這起竊盜案是加密貨幣史上最大的竊盜案之一,震驚了 GameFi 產業,並促使人們對跨鏈橋安全性進行更深入的審查。
隨後在 5 月份,Terra(LUNA)的市值從 160 億美元暴跌,因其演算法穩定幣 TerraUSD 脫鉤並跌至美分,抹消 LUNA(現為 LUNC)代幣的價值。此次崩潰 使大約 400 - 500 億美元的市值蒸發,並引發更廣泛的加密信貸危機。
這兩起事件都對 CeFi 產生了深遠影響,導致該行業在 2022 年 6 月、7 月和 8 月受到波及。從 Celsius、Three Arrows Capital 到 Voyager,主要的加密貨幣貸款機構和基金都已申請 破產。
受到最大打擊的是 FTX。該交易所的倒閉由流動性危機引爆,起因是有報導揭露其與 Alameda Research 關係密切,而後者早已在 2022 年上半年市場大幅下挫中遭受重創。當客戶紛紛提領資金時,FTX 無法滿足需求,因為其早已秘密將數十億美元的用戶存款借給 Alameda 用於投機操作。交易所迅速崩潰,隨即申請破產,並引發監管機構的嚴格調查,最終執行長 Sam Bankman-Fried 因詐騙罪嫌遭到逮捕。
在這場動盪中,許多人忽略了 以太坊合併 的發生,而該鏈最終過渡到了權益證明共識。以太坊的能源用量因此減少了 99.9%,以太坊的發展路線圖也跟著轉向擴展。
以太坊共識機制自 2022 年起轉變為 PoS。資料來源:以太坊能源消耗
2023 年:監管層面更加清晰
2023 年 3 月,銀行業動盪引發幣價脫鉤事件:支持加密業務的美國銀行 Silvergate Bank 與 Signature Bank 相繼倒閉,成為更大範圍銀行危機的一環。由於 Circle 的 33 億美元儲備遭困於矽谷銀行,其 USDC 穩定幣一度脫鉤至 0.88 美元,但在美國監管機構出手支援矽谷銀行後,USDC 隨即恢復穩定。
歐盟議會於 4 月 20 日批准了 MiCA(加密資產市場監管),為歐盟各國建立起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監管框架。MiCA 制定了許可、儲備和揭露標準,成為全球首個此類全面性監管框架。其針對穩定幣的規範已於 2024 年 6 月生效,其他更廣泛的條款則於 2024 年 12 月開始實施。
在美國,焦點集中於法律爭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幣安(6 月 5 日)和 Coinbase(6 月 6 日)涉嫌經營未註冊交易所並提供未註冊證券,但在對灰度和 Ripple 的案件中遭遇敗訴。8 月 29 日,哥倫比亞特區巡迴法院撤銷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灰度比特幣現貨 ETF 申請的駁回決定,並批評該拒絕理由「武斷且反覆無常」。這場法律勝利增強了人們對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最終獲准的信心,這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多年拒絕後的戲劇性逆轉。事實上,該裁決為 2024 年即將到來的批准鋪平了道路而在一個月前,聯邦法官裁定 XRP 在公開交易所的銷售不屬於證券,這對 Ripple 而言是一場部分勝利。
2024 年:華爾街的比特幣現貨 ETF + 比特幣減半事件 = 10 萬美元
在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變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 1 月 10 日 批准了 13 個比特幣現貨 ETF 的上市(在法庭敗訴和歷經多年的業界遊說)。貝萊德和富達等公司推出了 相關 ETF,終於讓美國投資人能在年初的前幾天就直接投資於比特幣基金。下半年的頭幾天,美國首批以太幣現貨 ETF 意外登場,但其市場反應相較比特幣顯得更為冷淡。
2024 年 3 月,以太坊透過坎昆升級大幅降低 L2 手續費,成為市場焦點;然而到了 4 月,隨著比特幣在區塊 #840,000 迎來第 4 次減半,所有目光再度轉向比特幣。比特幣的區塊獎勵從 6.25 BTC 降至 3.125 BTC,再次證明比特幣的程式化稀缺性。
歐盟的 MiCA 法規於 2024 年 6 月 30 日對穩定幣發行者生效,到了 2025 年 1 月將全面涵蓋交易所和其他加密服務。2024 年底,MiCA 的法規將在整個歐盟全面適用,涵蓋所有加密資產服務提供者。產業觀察家指出,雖然合規成本增加,但歐盟市場的機構信心也提升了。
2024 年 11 月,川普贏得美國大選,並向白宮帶來了「讓加密貨幣再次偉大」的承諾,使得加密貨幣早期採用者對該行業的價格增長寄予厚望。比特幣在 12 月時,首次達到 6 位數的歷史最高價。
2025 年(截至 8 月):BTC 的價值為 12.4 萬美元
面對 PayPal USD(PYUSD)穩定幣的低迷表現,PayPal 宣布將在 2025 年 4 月為持有者提供 3.7% 的收益獎勵,當時的 PYUSD 流通量約為 8.68 億美元。之後,伴隨美國大選和機構變動,SEC 不僅撤回了對主要交易所如幣安、Coinbase和 Kraken 的訴訟,還撤回了對 Ripple 的上訴。這種逆轉表明了一種對行業更加友善的做法,證實政治轉變可能會軟化加密貨幣監管的猜測。
7 月份,美國國會通過了《GENIUS 法案》,這是美國第一個穩定幣支付的聯邦框架。各大銀行、大型零售商/科技公司紛紛釋出訊號,表示計劃發行或合作開發美元穩定幣。大約在同一時間,比特幣於 7 月 14 日突然漲至 123,092 美元,然後在 8 月 14 日達到 歷史新高 124,000 美元。
比特幣已然超越 Alphabet(Google),成為市值第五大資產(截至 2025 年 8 月 14 日)。資料來源:公司市值
結論
自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比特幣的謙遜起步,到 2025 年登上 124,496 美元,加密貨幣生態系已從一種實驗性的數位貨幣、發展成合法的資產類別,受到機構、政府和散戶投資者的尊重。此一歷程充滿了驚人的高潮和毀滅性的崩潰、監管的不確定性,以及里程碑式的批准、技術突破和安全失誤。
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密貨幣的韌性。從 Mt. Gox 到 FTX 的每次危機,最初似乎對整個生態系構成威脅,但市場卻逐漸變得更強大和成熟。基礎設施已日益完善,並推動了更明確的監管,而這兩者也進一步促使機構投資者更廣泛地參與。華爾街的比特幣 ETF、薩爾瓦多的法定貨幣採用,以及 MiCA 等全面的監管框架表明,都顯示加密貨幣已超越其早期僅作為科技愛好者投機工具的形象。
展望未來,加密貨幣已奠定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礎。隨著大型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比特幣、傳統銀行提供加密服務,以及政府開發數位貨幣,問題不再是加密貨幣能否生存,而是它將如何在未來數十年繼續重塑金融、科技和社會。第一個十年著重於證明可行性;下一個十年將關乎重新定義貨幣本身的未來。
您正在閱讀故事內容的第二部分。請在此處 閱讀完整內容。
立即在 Bitget 上建立帳戶,交易 BTC、ETH 等加密貨幣!
免責聲明:本文表達的觀點僅供參考。本文不構成針對討論的任何產品、服務、投資、財務或交易建議的背書認可。在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向合格的專家尋求建議。
- NMR 加密貨幣飆升逾 100%,華爾街巨頭 JPMorgan 投資 Numerai2025-08-27 | 5m
- Bitlayer(BTR):具有智能合約功能的比特幣 Layer 22025-08-27 | 5m
- 什麼是Somnia Network(SOMI)?SOMI空投、Tokenomics,以及發行後價格可能發生的變化2025-08-26 | 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