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對話 TD Cowen 研究主管:深度拆解 Strategy Q2 財報,100 億淨收入背後有何關鍵?

對話 TD Cowen 研究主管:深度拆解 Strategy Q2 財報,100 億淨收入背後有何關鍵?

ChaincatcherChaincatcher2025/08/06 13:45
作者:ChainCatcher 精選

Lance Vitanza 預測 Strategy 今年將實現約 153 億美元的比特幣收益。

原文標題: In Q2 Earnings, MSTR Surges, and Coinbase Stumbles. But What's Next?

主持人:Steven Ehrlich,Unchained 首席撰稿人

嘉賓:Lance Vitanza,TD Cowen 常務董事兼股票研究部主管;

播客日期:2025年8月2日

整理\&編譯:Fairy,ChainCatcher

編者按:

7月31日,Strategy 公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淨收入創歷史新高,達 100 億美元,每股收益達 32.60 美元。

在本期對話中,主持人 Steven Ehrlich 與TD Cowen股票研究部主管 Lance Vitanza 深入剖析了財報背後的關鍵看點,涵蓋比特幣持倉策略、資本結構調整、融資工具選擇,以及關鍵財務指標(如 Bitcoin Yield 與每股比特幣)如何揭示其增長潛力。

Lance 以研究視角解讀 Strategy 在比特幣金融化浪潮中的領先地位,以及其對加密金庫賽道可能產生的"示範效應"。

以下為對話內容,由 ChainCatcher 編譯整理。

Steven : 你認為 Strategy 第二季度財報中最值得關注的亮點是什麼?

Lance: 對我來說,最關鍵的是公司將全年比特幣收益預期從 25% 上調至 30%。雖然我覺得這個目標依然保守,但已經是年初預期的兩倍了。

在我追蹤的公司裡,很少見到哪家公司能在剛過七個月時就提前完成全年上調後的目標,並再次上調。這說明它的表現非常強勁。

Steven : 你覺得他們為什麼能做到?

Lance: 首先,當前的監管環境對 Strategy 和其他比特幣金庫類公司非常有利。

我們看到多個積極信號:FASB 修改會計規則,白宮也在報告中表示將保留對加密資產未實現收益的優惠稅收待遇。這是最有利的政策背景之一,也體現在比特幣價格的強勢走勢上。

當然,也要歸功於 Strategy 本身的策略。他們不僅激進,更是非常有創意、執行力強。他們精準切入不同的資本市場,比如:

  • 在可轉債市場籌集了約 85 億美元,其中 20 億是今年發行;
  • 成功推出了面向優先股市場的 Strike;
  • 隨後又進入高評級優先股市場,發行了 Strife;
  • 最近還上線了面向散戶的新產品,吸引更多資金。

Steven : 他們公布了 100 億美元的利潤,但有人質疑,這是不是只是換了會計規則後的"虛高表現"?如果他們從 2020 年就能按市值計量,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Lance: 我們其實做過回溯測算,結果很明確:資產曲線始終向上。

即便按新規回調 2024 年財報,也會看到明顯增長。截至昨天,公司報告比特幣相關收益已超 130 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增發股票帶來的收益,完全是通過現有比特幣倉位賺到的,也就是說沒有稀釋股東權益。

作為對比,2024 年全年是 120 億美元,現在僅 2025 年前 7 個月就超過了這一數字。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新目標是全年達到 200 億,相當於翻倍。

所以,即便不看會計規則的變化,這家公司也確實實現了非常強勁的增長。新會計準則放大了結果,但不是造成增長的唯一原因。

Steven : Strategy 現在似乎在逐步退出可轉債市場。雖然資產負債表相對很健康 但他們現在似乎打算主動回購或清理債務。你怎麼看?這對他們未來的融資策略意味著什麼?

Lance: 我覺得這是個積極信號,說明 Strategy 正在升級他們的資本市場策略。

過去,他們主要通過可轉債融資,但這個市場以套利為主,機構買債的同時做空股票來對沖風險。

但現在,隨著公司成長,他們已經有能力轉向優先股市場。相比之下,優先股提供了更高效的資本增值、更有利的條款和更強的槓桿效應。

這也為其他比特幣金庫類公司(PBTC)提供了參考,很多這類公司早期也會從可轉債起步,但理想路徑應該是像 Strategy 一樣,逐步轉向更穩定、具信用優勢的融資渠道。

Steven你提到可轉債是目前很多加密金庫公司合適的融資方式,能具體聊聊嗎?哪些跡象說明它們已經具備進入優先股市場的條件?如果這些公司債務壓力還很大,投資者又該關注哪些風險?

Lance: 首先,要進入優先股市場,公司必須足夠大。

以 Strategy 為例,他們從 2020 年秋才開始涉足比特幣,到現在也不過四年時間,而首次發行優先股是在今年 1 月。那時,他們的市值和比特幣倉位都已相當可觀,股價表現也非常強勁。

所以,好消息是:可轉債如果運作得當,確實能帶來可觀的增值。對許多 PBTC 來說,從可轉債起步是合理的路徑,關鍵是執行力。至於新一批公司能否複製這種成功,還需要時間觀察。

這是一個有足夠市場空間的賽道。Michael Saylor 本人就一直積極支持其他 PBTC 的發展,這不是競爭,而是共贏。

PBTC 數量越多,越能吸引更多資金進入整個賽道,也會推動比特幣更深地融入全球金融體系。這對 Strategy 是利好,而非威脅。

Steven財報中有個新承諾:MNAV(市價淨值比)低於 1 時不發行普通股。這種做法是否能在其他加密金庫公司中推廣?你怎麼看這樣的承諾?

Lance: 就 Strategy來說,這其實不是全新做法。他們過去從沒在 MNAV 低於 1 時發過普通股,我們也從未預期他們會這麼做。

真正的新承諾是:MNAV 若未超過 2.5(即溢價 150% 以上),他們則不會增發普通股,除非是為了支付股息、利息或日常運營支出。換句話說,即使 MNAV 達到 2,他們也不會再發股買比特幣。

之前他們曾在 MNAV 低於 2.5(甚至低於 2)時大量發行普通股,所以這次確實是重大轉變。

對股東來說,這確實更安心。但也帶來新問題:如果當前 MNAV 只有 1.8 左右,他們就得依賴其他融資方式。

考慮到他們不再傾向使用可轉債,那優先股就會成為主要渠道。

目前來看,他們的 IPO 表現很強勁,但通過 ATM(按市價發行)的反響一般。不過這可能會因新推出的浮動利率優先股 STRC 而改變。

這只新股在納斯達克上市首周交易量非常強,未來通過 ATM 方式擴大发行是可能的,而這個 ATM 計劃也是他們在昨天的財報中正式宣布的。

Steven 他們現在開始頻繁提到兩個指標:"每股比特幣持有量"(Bitcoin per share)和"比特幣收益率"(Bitcoin yield)。你能簡單說明這兩個有什麼區別,以及為什麼後者更重要嗎?

Lance: 其實這兩個指標是密切相關的。比特幣收益率的計算本身就離不開"每股比特幣持有量"。

我們發布的研究,收益率的底層數據其實就是"每股比特幣"的變化。所以我不覺得"每股比特幣"是個全新概念,只是這次他們把它提得更明顯了。

假設從 2023 年初到現在,公司每股比特幣持有量增長了約 130%。換句話說,如果你持有一股,現在對應的比特幣是當時的 2.3 倍,這是很驚人的增長。

至於"比特幣收益率",比如他們現在公布的是 25%,意思是每股比特幣數量比過去增長了 25%。

我個人其實不太關心"具體每股是多少",我更關注的是這個數字的增長速度。所以相比之下,我更看重"比特幣收益率"這個指標。

Steven 你怎麼看Strategy的終極目標?一家公司在比特幣行業還處於"初期階段"時就掌握這麼大份額,這健康嗎?

Lance: 目前 Strategy 持有約 63 萬枚比特幣,占比約是比特幣總量(2100 萬枚)的 3%。這個比例是按總供應量算的,也包括了那 5% 被認為已永久丟失的比特幣。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家公司未來還有很多增長空間。但確實,總有一天,他們持有的比特幣會達到某個"極限",再繼續增持可能會影響比特幣更廣泛的金融應用。

沒人能確定這個臨界點會是多少。我的看法是:他們還有大約十年時間可以繼續推進當前策略,不斷增持。

我們的模型預測,到 2027 年底,他們可能會持有約 4.3% 的總比特幣供應,比現在多了約 1.3 個百分點。現在可以預見的是,他們未來幾年仍有穩定的增長空間。

Steven :Strategy 因前六個月比特幣策略執行得好,上調了全年目標。我看到你今天早上的報告也更新了模型。能分享一下你們現在對年底前的預測嗎?

Lance: 我們目前的預測是全年實現 32.1% 的比特幣收益率(Bitcoin yield)。

這個數字比公司當前的官方目標高出 2.1 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公司很有可能再次上調目標,甚至超出預期。坦白說,我認為我們給出的 32.1% 預測,上行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下行。

我們計算"比特幣收益"的方法與他們略有不同,我們是以購買時的成本價為基礎,而不是市場期末價格。所以我們的數據更保守一些,不能直接和公司披露的數字對標。

作為參考,我們預測公司今年將實現 約 153 億美元的比特幣收益,未來兩年大致都在 160 億美元左右。

不同計算方法會得出 160 億到 220 億美元之間的預測區間。我們選用了較保守的方式,認為更合理。但最終結果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

點擊了解 ChainCatcher 在招崗位

推薦閱讀:

對話 Bitlayer 聯創 Charlie Hu:比特幣進入"機構化時代",BTCFi 如何撬動萬億級市場機會?

從廣告人到加密 "價格獵人" ,Peter Brandt 的半世紀交易傳奇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