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ForesightNews 速递ForesightNews 速递2025/08/27 05:12
顯示原文
作者:ForesightNews 速递

把錢轉換成資產,投放到加密貨幣中。

把錢變成資產,放進加密貨幣裡。


撰文:Ryan Adams,Bankless 聯合創始人

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編者按:本文是 Bankless 聯合創始人 Ryan Adams 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信中 Ryan 給出了一些財富管理的建議,核心觀點是「別把錢存在銀行」,銀行實際上是三重「騙局」。Ryan 最後給出的替代方案是:保留部分美元應對日常開支,然後把財富放在比特幣、黃金和股票等能跨時間儲存價值的資產組合裡。以下為全文翻譯:


親愛的兒子:


別把錢存在銀行裡,銀行看似安全,實則是個三重「騙局」。


「騙局」一:他們偷走了你的收益


任何時候,美元其實都有一個無風險收益,就是國債。國債說白了就是「穿了短期政府債券外衣的美元」,能給你帶來 4.2% 的固定收益。


毫無額外風險,相當於白給的錢,簡直是為你量身訂做的。


但銀行在儲蓄帳戶裡根本不會把這筆錢給你,而是自己私吞了。他們不告訴你有這筆收益,也不幫你把美元換成國債,甚至還積極遊說美國政府,阻止儲戶拿到這份收益。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image 0

銀行拿著 4.19% 的收益,只分給你 0.01%


有錢人根本不把錢存入銀行,他們把現金存進國債,而非儲蓄帳戶。但中產階級和金融知識匱乏的人,每天都被隔壁那家「友善」的銀行偷走收益,自己卻毫不知情。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image 1

銀行遊說團體還盯著加密貨幣穩定幣那點收益,不讓你碰。他們散布恐慌言論,說要是沒了儲蓄帳戶這門「吸血」的生意,整個金融市場都會崩盤!


收益率會變,所以你得盯著美聯儲主席的表態,但只要收益率還是正的,就把美元放進短期國債和貨幣市場,別存銀行帳戶。


「騙局」二:所謂的收益並非真實收益


現在你該知道下一個祕密了:收益率是假的。


你以為現在拿到的 4.2% 收益,能彌補購買力損失?其實那只是「名義收益率」。因為美元的購買力每年都在縮水,這就是所謂的通脹,就算景氣好,通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景氣差的時候只會更嚴重。


過去四年,你的實際收益大概是這樣的: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image 2

帳戶的收益率減去每年的 CPI,結果實在不怎麼樣


所以過去四年裡,有兩年你虧的比賺的多得多。


但實際情況更糟:你拿到的那些「假收益」,還要被當成收入徵稅。


假設你的所得稅率是 20%,你得先按 20% 對那些「假收益」繳稅。所以實際收益其實是這樣的: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image 3

通脹「稅」之前,你先繳了所得稅,美元相當於在雙重徵稅


真實收益率 = 名義收益率 - 通脹。


他們想讓你覺得通脹是像重力或物理定律一樣的自然力量,根本不是,這是現代政府和央行體系的刻意設計。


通脹就是一種稅,和其他稅種沒區別,只是被他們藏起來了。


我知道你不介意繳自己該繳的稅。公共服務很重要,你也認同共同利益。但這種隱藏的稅呢?專門盯著想為未來存錢的中產儲戶下手,這公平嗎?


學學有錢人:他們通過持有大量資產而非美元來逃避「儲蓄稅」。這就說到了第三個,也是最陰險的一層嵌套「騙局」。


「騙局」三:錢本身不是「真的」


好吧,我這話有點誇張。美元是真實存在的,但只是「暫時的東西」。適合短期支付,不適合跨時間儲存財富,不適合留給未來。它是交易媒介,不是價值儲存工具。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image 4

基礎貨幣供應量叫 M0,就是現金和銀行準備金。你看危機時它漲得多猛,整體趨勢就是一路向上


美元沒有長期的稀缺性約束,供應量一直在增加。你持有的美元在總供應量裡的占比,縮水速度比收益彌補的速度快得多,因為他們一直在印錢。


美元的發行量幾乎從未被提及。經濟學家只盯著通脹和購買力,但長期來看,貨幣供應量增加會讓美元相對於資產貶值。印的美元越多,你手裡的錢就越不值錢。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image 5

M2(M1 加短期儲蓄)也是一樣,危機時猛漲,趨勢是一路飆升


別陷進經濟學家的爭論裡,自己看圖表就好。不管誰掌權,政府都會把印美元當成經濟和政治的「潤滑劑」。美元本來就是幹這個的,不是用來儲蓄的。


看這張圖裡的藍線:



Bankless 聯合創辦人 Ryan 給兒子的信:別把錢存銀行,放進加密貨幣裡 image 6

標普 500 以美元計算,1971 年以來漲了 6339%;但以黃金計價,標普 500 反而跌了 21%


過去 54 年,把財富存在黃金裡,都比存在美國 500 家最大、表現最好的公司裡強。


這張圖不是讓你買黃金,是想告訴你:他們稱之為「錢」的東西,我們用來衡量一切的東西,你銀行帳戶裡的美元,根本不算真正的「錢」。它不能儲存價值,一直以來都不能,未來也不會能。


他們說的「錢」,不是價值儲存工具。所以這就是三層嵌套「騙局」:


  • 「騙局」一:偷走你的收益;
  • 「騙局」二:所謂收益並非真實收益;
  • 「騙局」三:錢本身不是「真的」。


那該怎麼辦?


留著部分美元應付短期需求,比如日常開銷、繳稅、應急資金。用國債的形式賺取收益。


把所有長期財富放進能跨時間儲存價值的資產組合裡:股票和房地產也行,但比特幣、以太坊和黃金也不錯。後三者供應稀缺,不會被通脹稀釋。這些資產看起來風險高,是因為波動大,但波動不等於風險。


中期財富也可以放點在國債裡,等長期價值儲存資產跌價時,就把現金投進去。這就是投資的門道,巴菲特說得好,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不用急著出手,等大跌的時候,用年、甚至十年的維度去思考。


盡量用加密貨幣工具和交易所來操作這些。別碰最前沿的風險,這樣既能站在前沿,又能避開加密貨幣顛覆傳統金融時的雷。


學校不會教你這些。但你得學,得接著往下鑽研,保護好自己的未來。


別把錢存在銀行裡了。把錢變成資產,放進加密貨幣裡。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

您也可能喜歡

寒武紀股價超越茅台,摘得A股「股王」桂冠

寒武紀股價持續飆升,此前該公司交出了自上市以來最佳的業績表現。亮眼的表現獲得了超級牛散和華爾街投行的看好。

Jin102025/08/27 10:02
寒武紀股價超越茅台,摘得A股「股王」桂冠

HYPE本週上漲21%:能否突破55美元?

HYPE在本週上漲21%後突破50美元。大型持有者買入1800萬美元,TVL創下新高,達到7.21億美元。

Cryptopotato2025/08/27 09:49
HYPE本週上漲21%:能否突破55美元?

三步掌控美聯儲:揭秘特朗普重塑美國央行的清晰路線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解除聯邦儲備理事麗莎·庫克的職務,導致市場震盪。此舉被視為其系統性瓦解聯邦儲備獨立性的第一步,目標是通過控制聯邦儲備理事會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利率決策權收歸白宮。這一計畫可能引發法律戰爭,並威脅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導致市場對bitcoin等去中心化資產的興趣上升,同時加劇對傳統金融體系穩定性的擔憂。 概要由 Mars AI 生成 本概要由 Mars AI 模型生成,其生成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尚處於迭代更新階段。

MarsBit2025/08/27 09:47
三步掌控美聯儲:揭秘特朗普重塑美國央行的清晰路線圖

Bitcoin 11萬美元支撐位:在恐懼與機構韌性下的逆向操作指南

- Bitcoin的110,000美元支撐位在2025年8月底面臨多空雙方的激烈爭奪,該幣此前自124,000美元高點已下跌11%。 - 機構通過etf和企業金庫買入,已將198萬枚btc從市場移除,與此同時,巨鯨活動顯示出短線賣壓與長期累積。 - 鏈上數據顯示看跌壓力(TBSR為0.945),但同時存在低估現象(MVRV為-3.37%);零售投資者恐慌(Fear & Greed Index為47)與機構信心形成對比。

ainvest2025/08/27 09:39
Bitcoin 11萬美元支撐位:在恐懼與機構韌性下的逆向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