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領先,比特幣落後:山寨季即將到來?
簡單來說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正在下降,而以太坊正在獲得發展勢頭,這表明,如果 2025 年出現山寨幣季節,它很可能是有選擇性的、由敘事驅動的,並由機構資本支持,而不是廣泛的市場飆升。
2025 年山寨幣季:我們終於到了嗎?
多年來,加密貨幣社群一直熱切期盼著所謂的「山寨幣季」到來——屆時其他加密貨幣的表現將超越比特幣。 2025年,隨著比特幣主導地位的下滑和以太坊的飆升,這場爭論再次升溫。但這究竟是真正的山寨幣季,還是又一輪虛驚?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面臨壓力
比特幣的市場主導地位傳統上一直是加密貨幣週期的指南針。在 66 月仍保持在 XNUMX% 以上之後,比特幣在整體市場的份額現已 跌破60% 這是半年來首次。分析師認為,這不是一次隨機波動。
此次下跌與先前標誌著市場領導地位更迭的五浪模式如出一轍。其意義顯而易見:資本正在從比特幣中抽離,而山寨幣則吸引了更多關注和資金流入。
21Shares 研究主管 Stefan Burgherr 表示,比特幣主導地位的轉變正變得越來越明顯。他指出,投資人不再將 BTC 視為唯一的成長基準。
相反,他將山寨幣描述為“投資組合多元化的必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於那些尋求接觸新敘事的人來說 Web3 和去中心化金融。
以太坊成為專注
以太坊再次領先。過去一個月, ETH 上漲近 18% , 相比 比特幣小幅下跌 5% .
隨著現貨以太坊ETF吸引了超過2.3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包括單日創紀錄的1億美元,機構投資者的信心似乎正在增強。目前,ETH的持有量已超過16.5億美元,其中以BitMine和SharpLink等公司為首。
鏈上基本面也印證了這一點。以太坊鎖定的總價值 DeFi 生態系統的規模徘徊在 96 億美元左右,顯示該網路仍然是實體經濟活動的中心。
摩根大通數位資產策略師 Matt Cobb 將以太坊描述為許多投資者從比特幣轉向其他資產的「門戶」。
他解釋說,ETH 作為智能合約、穩定幣和 DeFi 活動確保當資本開始從 BTC 轉移時,它仍然是第一站。
山寨幣季節指數:仍中性
一個流行的工具是“山寨幣季節指數”,它衡量的是90天內有多少頂級山寨幣的表現優於比特幣。 75或更高的指數通常預示著山寨幣的旺季已經到來。
截至八月底, 該指數位於45-50附近 ,市場穩固地處於中性區域。雖然這顯示我們尚未完全進入山寨幣旺季,但其走勢已引起關注。
目前,交易量仍主要集中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上,對中型和小型幣種的溢出效應有限。在更廣泛的資本輪動發生之前,許多分析師警告稱,現在就預測山寨幣市場將迎來繁榮可能為時過早。
機構資本:一把雙面刃
機構的參與改變了人們對山寨幣的討論。 2024年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ETF的推出,為退休基金和銀行打開了數十億美元配置的大門。
超過 65 億美元流入這些產品 自首次亮相以來,大多數資金都流入了比特幣。不過,越來越多的資金流入了 ETH 以及少數市值較大的山寨幣,例如 Solana、Toncoin 和 BNB。
Matrixport 市場策略主管 Geoff Thielen 表示,機構投資者越來越願意將山寨幣視為“合法資產”,而不僅僅是投機性投資。他指出,與以太坊和 Solana 相關的結構性產品和衍生性商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這證明山寨幣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成熟階段。
蒂倫指出,機構投資者之間的討論已經從是否應該考慮山寨幣,轉向瞭如何在不承擔過大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最佳投資機會。這種轉變或許能為山寨幣的長期走勢奠定更穩定的基礎。
新創企業也感受到了這種影響。在阿根廷等通膨情況嚴峻的地區,企業正在採用基於穩定幣的工資發放機制,以保護員工免受貨幣貶值的影響。這種日益增長的趨勢凸顯了山寨幣在實體經濟中的實際作用,儘管它可能不會轉化為全面的市場反彈。
供應過剩與 Memecoin 的興起
山寨幣季節的支持者面臨的一個挑戰是代幣供應過剩。像Pump.Fun這樣的平台每天都會催生數以萬計的新代幣,其中許多都是一些基本價值不高的迷因幣(memecoin)。根據一些統計,光是去年,市場就新增了超過12萬個代幣。
Grow Me Co 創辦人 Craig Cobb X 上規定 這種過剩會稀釋人們的注意力和流動性。一位交易員將這種情況與網路泡沫進行了比較,並警告說這次「並非所有船隻都能升值」。相反,低品質項目的激增增加了大幅回調的可能性,也為賣空者提供了機會。
選擇性敘事驅動的循環
像 Bitfinex 的 Jag Kooner 這樣的專家越來越相信,如果山寨幣市場出現,其範圍將會更窄,選擇性更強。與特定敘事相關的產業——人工智慧、現實世界資產或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 (DePIN)——可能會表現出色,而實力較弱的計畫則會萎靡不振。
庫納指出,這一周期可能“更具選擇性和敘事驅動性”,而不是一刀切的反彈。
這反映出生態係日趨成熟。隨著可交易代幣數量超過 10,000 種,投資者不再盲目地購買每個項目。相反,市場會獎勵那些具有明顯吸引力、實用性明確且監管清晰的項目。
Altseason 的懷疑論者
並非所有人都認為山寨幣的旺季即將到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散戶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觀望狀態,而機構投資者則受到嚴格的監管,無法投資規模較小、風險較高的加密貨幣。如果沒有散戶的熱情,山寨幣的全面飆升條件可能無法實現。
另一些人則指出,與以往的周期相比,目前缺乏強而有力的敘事。在2020-21年的多頭市場中, DeFi NFTs 創造了對山寨幣的爆炸性需求。相較之下,2025 年缺乏一個統一的故事。
正如 10x Research 的 Markus Thielen 所說,目前還「沒有足夠引人注目的敘述」來引發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外的廣泛採用。
解鎖計劃是另一個不利因素。今年預計將有價值約 59 億美元的既有代幣進入流通,這將帶來拋售壓力,從而限制其上漲潛力。
加密貨幣ETF的作用
Bitfinex 分析師 最近建議 真正的山寨幣季可能要等到更多ETF擴展到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外的領域才會到來。他們認為,新產品可能會創造“持續的、與價格無關的需求”,尤其是在允許投資二線山寨幣的情況下。在此之前,他們認為市場環境仍將保持分化,只有少數資產能夠上漲。
同時,關於下一步將推出哪些加密貨幣ETF的猜測也越來越多。 Solana和XRP信託的申請仍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審查中,一些分析師甚至預測,最早可能在2026年就出現一隻活躍的memecoin ETF。如果此類工具獲得批准,它們可能會將機構流動性引入先前被忽視的市場領域。
2025年的結構性逆風
儘管人們對以太坊和新ETF的可能性感到興奮,但整體山寨幣市場依然低迷。許多代幣的價格仍較歷史高點下跌了90%以上,與比特幣的復甦形成了鮮明對比。
市值已 升至3.9兆美元 但自本輪週期開始以來,淨新增資本僅300億美元。由於數千種代幣爭奪有限的流動性池,大多數代幣都未能獲得發展。
這種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分化,催生了一種「搶椅子」的局面。當流動性枯竭時,表現不佳的項目可能會徹底崩潰,這與網路泡沫之後弱勢公司的淘汰如出一轍。
需要改變什麼
山寨幣要真正復甦,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因素:
- 流動性擴張: 新資本必須透過 ETF、主權採用或基礎設施成長進入。
- 宏觀穩定性: 回歸風險偏好狀態可能會刺激市場對高貝塔資產的興趣。
- 實際用途: 具有可持續的鏈上收入和不斷增長的用戶群的項目將脫穎而出。
- 供應控制: 代幣銷毀和回購可能有助於解決供應過剩問題。
- 敘事轉變: 消費者應用或金融整合的突破可能會重新點燃零售熱情。
在此之前,投資者可能會在「槓鈴策略」中獲得更大的成功——持有強勢比特幣,同時選擇性地配置有前景的山寨幣。
更成熟、更具選擇性的市場
那麼,山寨幣的季節終於到來了嗎?證據仍然參差不齊。比特幣的主導地位正在下滑,而以太坊的勢頭不容置疑。機構資本正在支援少數幾個大型項目,而像加密貨幣工資單這樣的新用例正在將山寨幣嵌入實體經濟中。然而,供應過剩、散戶參與度低迷以及缺乏令人信服的敘事,表明這可能不會像過去週期那樣爆發性地、全面反彈。
如果出現山寨幣季,它可能會更短、更溫和、更有選擇性,最終會有贏家 defi受基本面和機構合法性的影響。保持警惕、追蹤市場指標、專注於優質而非炒作的投資者可能佔據最佳位置。無論2025年標誌著期待已久的山寨幣季,還是僅僅是另一個墊腳石,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加密貨幣市場正在不斷發展,而適應是關鍵。 2025年山寨幣季:我們終於到來了嗎?
多年來,加密貨幣社群一直熱切期盼著所謂的「山寨幣季」到來——屆時其他加密貨幣的表現將超越比特幣。 2025年,隨著比特幣主導地位的下滑和以太坊的飆升,這場爭論再次升溫。但這究竟是真正的山寨幣季,還是又一輪虛驚?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面臨壓力
比特幣的市場主導地位傳統上一直是加密貨幣週期的指南針。在 66 月仍保持在 XNUMX% 以上之後,比特幣在整體市場的份額現已 跌破60% 這是半年來首次。分析師認為,這不是一次隨機波動。
此次下跌與先前標誌著市場領導地位更迭的五浪模式如出一轍。其意義顯而易見:資本正在從比特幣中抽離,而山寨幣則吸引了更多關注和資金流入。
21Shares 研究主管 Stefan Burgherr 表示,比特幣主導地位的轉變正變得越來越明顯。他指出,投資人不再將 BTC 視為唯一的成長基準。
相反,他將山寨幣描述為“投資組合多元化的必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於那些尋求接觸新敘事的人來說 Web3 和去中心化金融。
以太坊成為專注
以太坊再次領先。過去一個月, ETH 上漲近 18% , 相比 比特幣小幅下跌 5% .
隨著現貨以太坊ETF吸引了超過2.3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包括單日創紀錄的1億美元,機構投資者的信心似乎正在增強。目前,ETH的持有量已超過16.5億美元,其中以BitMine和SharpLink等公司為首。
鏈上基本面也印證了這一點。以太坊鎖定的總價值 DeFi 生態系統的規模徘徊在 96 億美元左右,顯示該網路仍然是實體經濟活動的中心。
摩根大通數位資產策略師 Matt Cobb 將以太坊描述為許多投資者從比特幣轉向其他資產的「門戶」。
他解釋說,ETH 作為智能合約、穩定幣和 DeFi 活動確保當資本開始從 BTC 轉移時,它仍然是第一站。
山寨幣季節指數:仍中性
一個流行的工具是“山寨幣季節指數”,它衡量的是90天內有多少頂級山寨幣的表現優於比特幣。 75或更高的指數通常預示著山寨幣的旺季已經到來。
截至八月底, 該指數位於45-50附近 ,市場穩固地處於中性區域。雖然這顯示我們尚未完全進入山寨幣旺季,但其走勢已引起關注。
目前,交易量仍主要集中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上,對中型和小型幣種的溢出效應有限。在更廣泛的資本輪動發生之前,許多分析師警告稱,現在就預測山寨幣市場將迎來繁榮可能為時過早。
機構資本:一把雙面刃
機構的參與改變了人們對山寨幣的討論。 2024年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ETF的推出,為退休基金和銀行打開了數十億美元配置的大門。
超過 65 億美元流入這些產品 自首次亮相以來,大多數資金都流入了比特幣。不過,越來越多的資金流入了 ETH 以及少數市值較大的山寨幣,例如 Solana、Toncoin 和 BNB。
Matrixport 市場策略主管 Geoff Thielen 表示,機構投資者越來越願意將山寨幣視為“合法資產”,而不僅僅是投機性投資。他指出,與以太坊和 Solana 相關的結構性產品和衍生性商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這證明山寨幣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成熟階段。
蒂倫指出,機構投資者之間的討論已經從是否應該考慮山寨幣,轉向瞭如何在不承擔過大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最佳投資機會。這種轉變或許能為山寨幣的長期走勢奠定更穩定的基礎。
新創企業也感受到了這種影響。在阿根廷等通膨情況嚴峻的地區,企業正在採用基於穩定幣的工資發放機制,以保護員工免受貨幣貶值的影響。這種日益增長的趨勢凸顯了山寨幣在實體經濟中的實際作用,儘管它可能不會轉化為全面的市場反彈。
供應過剩與 Memecoin 的興起
山寨幣季節的支持者面臨的一個挑戰是代幣供應過剩。像Pump.Fun這樣的平台每天都會催生數以萬計的新代幣,其中許多都是一些基本價值不高的迷因幣(memecoin)。根據一些統計,光是去年,市場就新增了超過12萬個代幣。
Grow Me Co 創辦人 Craig Cobb X 上規定 這種過剩會稀釋人們的注意力和流動性。一位交易員將這種情況與網路泡沫進行了比較,並警告說這次「並非所有船隻都能升值」。相反,低品質項目的激增增加了大幅回調的可能性,也為賣空者提供了機會。
選擇性敘事驅動的循環
像 Bitfinex 的 Jag Kooner 這樣的專家越來越相信,如果山寨幣市場出現,其範圍將會更窄,選擇性更強。與特定敘事相關的產業——人工智慧、現實世界資產或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 (DePIN)——可能會表現出色,而實力較弱的計畫則會萎靡不振。
庫納指出,這一周期可能“更具選擇性和敘事驅動性”,而不是一刀切的反彈。
這反映出生態係日趨成熟。隨著可交易代幣數量超過 10,000 種,投資者不再盲目地購買每個項目。相反,市場會獎勵那些具有明顯吸引力、實用性明確且監管清晰的項目。
Altseason 的懷疑論者
並非所有人都認為山寨幣的旺季即將到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散戶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觀望狀態,而機構投資者則受到嚴格的監管,無法投資規模較小、風險較高的加密貨幣。如果沒有散戶的熱情,山寨幣的全面飆升條件可能無法實現。
另一些人則指出,與以往的周期相比,目前缺乏強而有力的敘事。在2020-21年的多頭市場中, DeFi NFTs 創造了對山寨幣的爆炸性需求。相較之下,2025 年缺乏一個統一的故事。
正如 10x Research 的 Markus Thielen 所說,目前還「沒有足夠引人注目的敘述」來引發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外的廣泛採用。
解鎖計劃是另一個不利因素。今年預計將有價值約 59 億美元的既有代幣進入流通,這將帶來拋售壓力,從而限制其上漲潛力。
加密貨幣ETF的作用
Bitfinex 分析師 最近建議 真正的山寨幣季可能要等到更多ETF擴展到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外的領域才會到來。他們認為,新產品可能會創造“持續的、與價格無關的需求”,尤其是在允許投資二線山寨幣的情況下。在此之前,他們認為市場環境仍將保持分化,只有少數資產能夠上漲。
同時,關於下一步將推出哪些加密貨幣ETF的猜測也越來越多。 Solana和XRP信託的申請仍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審查中,一些分析師甚至預測,最早可能在2026年就出現一隻活躍的memecoin ETF。如果此類工具獲得批准,它們可能會將機構流動性引入先前被忽視的市場領域。
2025年的結構性逆風
儘管人們對以太坊和新ETF的可能性感到興奮,但整體山寨幣市場依然低迷。許多代幣的價格仍較歷史高點下跌了90%以上,與比特幣的復甦形成了鮮明對比。
市值已 升至3.9兆美元 但自本輪週期開始以來,淨新增資本僅300億美元。由於數千種代幣爭奪有限的流動性池,大多數代幣都未能獲得發展。
這種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分化,催生了一種「搶椅子」的局面。當流動性枯竭時,表現不佳的項目可能會徹底崩潰,這與網路泡沫之後弱勢公司的淘汰如出一轍。
需要改變什麼
山寨幣要真正復甦,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因素:
- 流動性擴張: 新資本必須透過 ETF、主權採用或基礎設施成長進入。
- 宏觀穩定性: 回歸風險偏好狀態可能會刺激市場對高貝塔資產的興趣。
- 實際用途: 具有可持續的鏈上收入和不斷增長的用戶群的項目將脫穎而出。
- 供應控制: 代幣銷毀和回購可能有助於解決供應過剩問題。
- 敘事轉變: 消費者應用或金融整合的突破可能會重新點燃零售熱情。
在此之前,投資者可能會在「槓鈴策略」中獲得更大的成功——持有強勢比特幣,同時選擇性地配置有前景的山寨幣。
更成熟、更具選擇性的市場
那麼,山寨幣的季節終於到來了嗎?證據仍然參差不齊。比特幣的主導地位正在下滑,而以太坊的勢頭不容置疑。機構資本正在支援少數幾個大型項目,而像加密貨幣工資單這樣的新用例正在將山寨幣嵌入實體經濟中。然而,供應過剩、散戶參與度低迷以及缺乏令人信服的敘事,表明這可能不會像過去週期那樣爆發性地、全面反彈。
如果出現山寨幣季,它可能會更短、更溫和、更有選擇性,最終會有贏家 defi受基本面和機構合法性的影響。保持警惕、追蹤市場指標、專注於優質而非炒作的投資者可能佔據最佳位置。無論2025年標誌著人們期待已久的山寨幣季,還是只是另一個墊腳石,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加密貨幣市場正在演變,而適應是關鍵。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CandyBomb x LIVE:合約交易瓜分 500,000 LIVE!
Bitget 現貨槓桿新增 CAMP/USDT!
【首發上架】SecondLive(LIVE)將在 Bitget 上架。參與並瓜分 5,124,000 LIVE
關於 Bitget 上架 MSTR, COIN, HOOD, DFDV RWA 指數永續合約的公告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