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微策略等儲備公司是下一個 LUNA?看懂 DAT 背後的集體博弈風險

微策略等儲備公司是下一個 LUNA?看懂 DAT 背後的集體博弈風險

ZombitZombit2025/09/04 14:30
作者:zombit jeff

隨著加密貨幣近期漲勢的放緩,市場對數位資產儲備(DAT)公司是否會是下一個引發「LUNA 級利空事件」的討論也逐漸升溫。對此,過去曾經因為提早預知 UST 風險,並且高點放空而一戰成名的 Galois Capital 共同創辦人 Kevin Zhou 也在社群平台發表 個人觀點 。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 DAT 是下一個 LUNA?
  • 無槓桿≠無風險
  • 管理者心態的差異

DAT 是下一個 LUNA?

所謂的 DAT 是指那些將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資產作為核心儲備資產的公司,典型代表如微策略。由於這些公司股價與其持有的加密資產高度掛鉤,市場開始擔心其穩定性,甚至有人將其比作過去崩潰的 LUNA。

Galois Capital 共同創辦人 Kevin Zhou 認為,DAT 並不是「下一個 LUNA」,但其運作機制中仍隱含集體博弈風險,投資人需審慎理解。

無槓桿≠無風險

Kevin Zhou 認為,大部分 DAT 並沒有高槓桿,因此不會因為債務被追繳而引發強制拋售。然而,當中可能仍存在變現的套利動機。例如這些公司可能會賣出標的資產(如比特幣),再回購 DAT 股票,以抬升「市場淨資產價值(mNAV)」。

套利利潤的大小,取決於標的資產與 DAT 的持幣結構。以比特幣為例,微策略幾乎是壓倒性的單一巨頭,其槓桿控制良好、mNAV 健康,拋售並不符合其公司利益,因此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拋售;反之,如果一個標的資產的 DAT 分布較為分散,情況就會不同。

Kevin Zhou 解釋道,當 mNAV 僅小幅折價(例如 0.9 或 0.95),各家公司可能選擇不套利,形成「合作」結果。但若 mNAV 大幅跌至 0.5,套利利潤大增(因為公司股價遠低於持有資產的價值),其利潤甚至超過市值壓縮、連鎖拋售與聲譽受損的代價。此時,投資人更可能選擇套利,造成負向循環。

這代表:套利收益是個別化的,但標的資產市值受壓卻是集體承擔的。因此,針對同一資產的 DAT 越多,系統性風險就越高。

管理者心態的差異

Kevin Zhou 進一步指出,DAT 的套利決策還取決於管理者背景與聲譽考量。例如,加密貨幣原生背景的管理者(如 Sharplink 的 Joseph Lubin)往往希望市場持續繁榮,不願引爆「音樂停止」;但傳統金融出身的管理者(如 BitMine 的 Tom Lee)則更務實,奉行「誰先賣,誰賣得最好」。同時,知名度高的管理者往往需要顧及個人聲譽,這可能也會改變其是否啟動套利的臨界點。

最後,Kevin Zhou 強調,數位資產庫存公司與 LUNA 模式完全不同,但其本質上仍存在集體博弈風險。投資人應理解 DAT 股價、mNAV 與標的資產之間的關聯,並注意不同公司在市場壓力下可能採取的行為差異。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

您也可能喜歡

Bitget 現貨槓桿新增 JTO/USDT!

Bitget Announcement2025/09/04 06:48

CandyBomb x WLFI:合約交易瓜分 200,000 WLFI!

Bitget Announcement2025/09/03 10:00

Bitget 現貨槓桿新增 SOMI/USDT!

Bitget Announcement2025/09/03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