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快速買幣市場交易合約理財廣場更多
高買不賣:Saylor持續在本地高點買入Bitcoin,儘管風險不斷增加

高買不賣:Saylor持續在本地高點買入Bitcoin,儘管風險不斷增加

CryptoSlateCryptoSlate2025/11/11 22:53
顯示原文
作者:Oluwapelumi Adejumo

Strategy(前稱MicroStrategy)近幾週因其每週Bitcoin收購時機接近區域高點而聲名大噪。

11月10日,CryptoQuant 分析師 JA Marturn 指出,該公司由 Michael Saylor 公布的最新收購披露再次遵循了相同的模式。

根據 SEC 文件,Strategy 宣布其於11月3日至11月9日期間以每枚 $102,557 的平均價格,斥資 $49.9 百萬收購了 487 枚 BTC。

雖然這一主流資產在過去一週大多橫盤整理,但 Bitcoin 曾於11月3日觸及 $106,000 以上的高點,隨後下跌超過9%,短暫跌破 $100,000。它仍在與 $106,400 的支撐轉壓力位及 $100,000 的區域底部激烈爭奪。

高買不賣:Saylor持續在本地高點買入Bitcoin,儘管風險不斷增加 image 0 Bitcoin 價格走勢(來源:TradingView)

然而,Saylor 的公司並未能在市場底部買入。相反,這些購買發生在該資產上週交易價格最高的區間之一。

這與該公司過去的購買行為一致,這些行為往往出現在短期高點,並引發了為何該公司持續“高位買入”的疑問。

高買不賣:Saylor持續在本地高點買入Bitcoin,儘管風險不斷增加 image 1 Strategy 於區域高點附近的 Bitcoin 購買(來源:CryptoQuant)

雖然這種視覺模式的一致性加深了執行時機不佳的印象,但這僅僅是故事的一部分。

為什麼 Strategy 傾向於在 BTC 強勢時買入

Strategy 的購買往往集中在流動性提升的時刻,這與市場熱情無關。

該公司的企業財務會在特定時點部署資本,例如股票出售、可轉換債券發行或內部流動性事件後。

這些窗口很少與市場折價時期重合。相反,它們通常在 Bitcoin 交易深度更高、執行風險更低的時期開啟。

市場分析師指出,這種結構性現實解釋了為什麼 Strategy 的進場時機常與區域高點重合。大型企業訂單會在市場深度最強時執行,而這通常發生在行情上漲而非下跌期間。

因此,收購披露可能造成一種在高點系統性買入的視覺假象,儘管實際時機是由流動性可用性和內部管控決定,而非市場情緒。

對於 Strategy 來說,單一批次的邊際價格並非首要考量。

Saylor 一直將 Bitcoin 定位為長期貨幣工具,公司的運作也遵循這一理念。目標是穩定持有,而非精確時機。

因此,公司的執行窗口由企業流程決定,持續累積優先於機會性進場。

長期表現與結構性風險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對 Strategy 時機的批評力道會減弱。

自2020年開始購買 Bitcoin 以來,其財庫已成為現代史上最為盈利的企業資產配置之一。

該公司目前持有 641,692 枚 BTC,市值約 $68 billion,購買均價為 $106,000,總成本基礎為 $67.5 billion。以當前價格計算,該持倉帳面浮盈約 $20.5 billion。

更令人矚目的是,儘管近幾週累積速度放緩至數百枚,Strategy 僅在2025年迄今已實現超過 $12 billion 的 Bitcoin 盈利。

高買不賣:Saylor持續在本地高點買入Bitcoin,儘管風險不斷增加 image 2 Strategy 的 Bitcoin 持倉關鍵指標(來源:Strategy)

這正是 Saylor 策略核心的悖論:進場時機看似不佳,但結果卻極為出色。這展現了企業在結構性時間線上的定投策略。

短期波動加劇了 Strategy 高位買入的印象;但多輪週期的現實證明,這些“高點”往往隨時間成為極具盈利的進場點。

更廣泛的比較進一步強調了這一點。過去一年,Strategy 的股票(MSTR)波動率達87%,遠高於 Bitcoin 的44%,也高於公司其他數字資產產品。

然而,儘管波動劇烈,對 Bitcoin 的累積曝險卻將這種波動轉化為非對稱的上行收益。

不過,強勁的回報並未讓公司免於結構性脆弱。Barchart 數據顯示,若在網路泡沫高峰期投資 $10,000 於 MSTR,今日僅剩 $7,207,這反映出與 Bitcoin 策略無關的二十年波動。

高買不賣:Saylor持續在本地高點買入Bitcoin,儘管風險不斷增加 image 3 Strategy 的 MSTR 過去二十年價格表現(來源:Barchart)

此外,一些分析師認為,Strategy 對資本市場的依賴若加密貨幣進入多年熊市,將帶來實質風險。

隨著公司資產負債表的演變,這些擔憂進一步加劇。

巴西首家 Bitcoin 財庫公司 Mellius Bitcoin 顧問 Chris Millas 指出,上個熊市期間,該公司並無需支付利息的債務,且距最早債券到期還有數年。因此,雖然股權波動劇烈,但對營運影響有限。

但本輪週期情況不同。Strategy 現在持有必須無論市場狀況如何都需償付的有息債務。

Millas 認為,若 MSTR 股價大幅下跌——根據歷史,該股曾出現70–80%的回撤——將限制公司靈活性,並增加稀釋性資本發行的可能性。

他表示,這種稀釋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壓低股價,形成放大下行風險的反饋迴圈。

事實上,Strategy 預計2026年需支付約 $689 million 的利息。若無新資本,公司將無法履行該義務。

此外,近期融資活動凸顯了融資條件的變化,優先股發行收益率約為10.5%,高於最初接近10%的指引。利差擴大顯示資本成本上升,進一步複雜化以債務資金累積 Bitcoin 的經濟效益。

因此,懷疑者指出,該模式類似於槓桿利差交易,容錯空間有限。事實上,有人甚至稱其為“龐氏式”,並認為公司負債增速快於營運收入。

在他們看來,這使得 Strategy 必須依賴 Bitcoin 價格上漲或投資者對高收益工具的持續需求。

訊號效應與敘事策略

即便存在這些風險,Strategy 的購買行為依然對市場敘事產生巨大影響。公司頻繁且透明地披露資訊,其高能見度使這些收購成為一種市場訊號。

因此,Strategy 在強勢時買入進一步強化了 Bitcoin 作為長期貨幣資產而非時機敏感交易的訊息。

此外,近幾週 Strategy 多筆高價收購披露恰逢市場猶豫時期,這些披露透過展現穩定的機構需求,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

這使得 Strategy 能有效定位為市場最穩定的大型買家,其披露同時具備營運與象徵意義。

這種雙重角色解釋了 Saylor 為何持續在短期高點累積。

對 Strategy 來說,每週的購買價格遠不及 Bitcoin 多年走勢及公司作為最大企業持有者的身份重要。

這種表象或許會引來批評,特別是在波動加劇時期。但指導購買的框架始終如一:Strategy 著眼的不是下一季,而是未來十年。

The post Buy high, sell never: Saylor keeps buying Bitcoin at local tops despite mounting risk appeared first on CryptoSlate.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

您也可能喜歡

Aster 的第二階段:從交易產品到市場基礎設施

從 Perp DEX 到隱私公鏈,Aster 正在嘗試讓交易本身成為新的共識。

ForesightNews 深度2025/11/12 10:53
Aster 的第二階段:從交易產品到市場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