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Matt Hougan,Bitwise 首席投資官
編譯:Saoirse,Foresight News
本週我暫時放下常規的市場評論,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比特幣的宏觀思考。我並不擔心當前市場的回調,在我看來,這種回調本質上是短期現象。
每年,我都會與數千名金融顧問會面,探討比特幣相關話題。每次演講,我都會從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
比特幣究竟為何具有價值?
它不產生利潤,也不產生現金流,甚至無法觸摸!為何它的市值能達到2萬億美元?
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種解答思路。
比特幣是一項服務
在我看來,比特幣不應被視為一種「物品」,而應被看作一項「服務」。
比特幣提供的服務,是讓用戶能夠以數字形式儲存財富,且無需依賴政府、銀行或其他第三方機構。我之所以傾向於將比特幣重新定義為「服務」,是因為我發現很多人會糾結於「它無法觸摸」這一點 ——
「你居然讓我花9萬美元買一個摸不到的東西?!」
但如果將其重新理解為一項服務,這個困惑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們所有人都早已習慣「服務具有價值」這一邏輯。
以Microsoft為例,Microsoft提供的服務包括:編輯Word文件、處理電子表格、進行Teams視訊會議等。此刻我撰寫這篇備忘錄,用到的正是Microsoft的服務。
要使用Microsoft的服務,我需要訂閱Microsoft 365。每年,我會向Microsoft支付99.95美元。位於華盛頓州雷德蒙德市的Microsoft團隊會收取這筆費用,而相關利潤最終會計入Microsoft的財報淨利潤。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Microsoft股票的價值,與想要使用其服務的用戶數量息息相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越多用戶需要Microsoft的服務,公司價值就越高;若需要其服務的用戶減少,公司價值就會下降;若無人需要其服務,公司價值便會歸零。
比特幣的邏輯與此相似:越多用戶需要比特幣提供的服務,它的價值就越高;若需要該服務的用戶減少,其價值會下降;若無人需要這項服務,它的價值也會歸零。
過去十年,比特幣價格上漲了約28000%,核心原因就在於: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以「不通過公司或政府中介」的方式儲存數字財富 —— 換句話說,他們需要比特幣提供的這項服務。如今,不僅哈佛大學校友基金需要這項服務,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Ray Dalio、Stan Druckenmiller、各州退休金機構,以及我本人,都在使用這項服務。
不過,比特幣與Microsoft存在一個關鍵區別:比特幣沒有對應的「公司主體」可收取費用,用戶無法通過「訂閱」或「租用」的方式使用其服務。要獲得比特幣提供的服務,唯一途徑就是購買這一資產本身。
在這個日益數字化的時代,各國政府債務不斷累積,我認為未來會有更多人需要比特幣提供的這項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