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urast:去中心化無伺服器雲
Acurast白皮書由Acurast協會的核心團隊,包括Christian Killer、Alessandro De Carli等人,於2025年3月17日發布。該白皮書旨在回應傳統雲計算基礎設施中心化、低效和脆弱的痛點,並利用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閒置計算資源,提出一種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
Acurast的白皮書主題為「Acurast:去中心化無伺服器雲」。Acurast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核心創新,即透過利用智慧型手機內建的可信執行環境(TEEs)和硬體安全模組(HSMs),構建一個可驗證且保密的去中心化計算網路。Acurast的意義在於重新定義了計算模式,透過將閒置手機轉變為安全的、可驗證的計算節點,奠定了去中心化應用生態的基礎,並顯著降低了傳統雲計算的成本和門檻.
Acurast的初衷是解決傳統計算基礎設施的中心化、低效和脆弱性問題,旨在打造一個開放、中立且由用戶擁有的全球計算層。Acurast白皮書中闡述的核心觀點是:透過利用數十億智慧型手機的安全硬體和模組化、零信任架構,結合協調器、聲譽引擎和證明服務,實現可驗證、保密且可擴展的去中心化無伺服器雲,從而消除對中心化實體的依賴並普及計算能力.
Acurast 白皮書摘要
Acurast是什麼
朋友們,想像一下,我們每個人口袋裡都裝著一台小小的超級計算機——我們的智慧型手機。但大多數時候,這些手機的強大計算能力都被閒置了。Acurast(項目簡稱:ACU)就像一個聰明的「管家」,它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全球數以億計的閒置智慧型手機連接起來,變成一個巨大的、去中心化的「超級計算農場」。
簡單來說,Acurast是一個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路(DePIN)。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共享經濟平台,只不過它共享的不是汽車或房間,而是你手機裡那些沒被充分利用的計算能力。 開發者們如果需要計算資源來運行他們的應用程式,比如人工智慧模型、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或者物聯網設備的資料處理,他們就可以向Acurast網路「租用」這些計算能力。而我們這些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只要安裝一個應用,就能把手機的閒置算力貢獻出來,並因此獲得獎勵。
它的目標用戶非常廣泛,包括需要大量計算資源的開發者(無論是傳統的網際網路應用,還是區塊鏈上的Web3應用,甚至是新興的AI和物聯網項目),以及希望透過分享手機閒置資源來賺取收益的一般用戶。
項目願景與價值主張
Acurast的願景非常宏大,它希望徹底改變我們對「雲計算」的認知。現在我們用的雲計算服務,大多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型公司的資料中心裡,這就像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不僅容易出問題,而且還可能導致資料隱私和所有權的問題。
Acurast想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這種中心化、低效和脆弱的傳統計算基礎設施。 它認為,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有強大的智慧型手機,為什麼不把這些分散的計算能力匯聚起來,形成一個由「人民」擁有和營運的計算網路呢? 這樣一來,計算資源就不再被少數巨頭壟斷,而是變得更加民主化、可擴展和安全。
與同類項目相比,Acurast的獨特之處在於:
- 利用現有設備: 它不要求用戶購買昂貴的專用硬體,而是利用我們已經擁有的智慧型手機,這大大降低了參與門檻,也意味著它能觸及數十億的潛在計算資源。
- 可驗證和保密性: 它利用智慧型手機內建的可信執行環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s, TEEs),這就像手機裡一個高度安全的「保險箱」,確保計算過程是真實可信的,並且資料是保密的,即使是手機的主人也無法窺探。
- 社群優先: 項目在代幣分配和治理上都強調社群的參與和利益,力求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
技術特點
Acurast的技術核心在於它如何將全球分散的智慧型手機變成一個統一、可靠的計算網路。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技術特點:
- 智慧型手機驅動的去中心化計算: 這是Acurast的基石。它將閒置的智慧型手機(包括安卓和iOS設備)轉變為計算提供者,形成一個龐大的分布式網路,無需依賴傳統的資料中心。
- 可信執行環境(TEEs): 這是Acurast實現安全和保密計算的關鍵技術。TEEs是智慧型手機硬體中的一個安全區域,可以隔離敏感資料和程式碼,確保計算任務在其中執行時不會被竄改或洩漏。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加密的「黑盒子」,任務在裡面運行,結果出來,但中間過程誰也看不到,也無法干預。
- 高效能的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區塊鏈: Acurast擁有自己的第一層(Layer 1)區塊鏈,這個區塊鏈就像網路的「大腦」,負責協調計算任務的需求方和提供方,並確保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行和結算。 權益證明(PoS)是一種共識機制,透過持有和質押代幣來驗證交易和維護網路安全,而不是像比特幣那樣透過大量計算(工作量證明)。
- 模組化架構: Acurast的網路被設計成模組化的,主要分為三層:
- 共識層: 負責網路的協調、聲譽管理和證明服務,確保任務分配和結果驗證的公正性。
- 執行層: 實際執行計算任務的層面,利用智慧型手機的TEEs。
- 應用層: 開發者和用戶與網路互動的介面。
- 廣泛的互操作性: Acurast不僅支援Web3生態系統(如EVM、WASM、Substrate),還能與現有的Web2應用(如亞馬遜Lambda和Google雲函數)進行互動,這意味著它能連接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 提名權益證明(NPoS)共識機制: Acurast採用提名權益證明(NPoS)作為其共識機制,這是一種PoS的變體,允許代幣持有者提名驗證人來維護網路,從而提高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
代幣經濟學
Acurast項目的核心是其原生代幣ACU,它在整個網路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連接所有參與者的「血液」。
代幣基本資訊
- 代幣符號: ACU
- 發行鏈: Acurast自己的第一層(Layer 1)權益證明(PoS)區塊鏈。
- 總量: ACU的總供應量設定為1,000,000,000(10億)枚。
- 通膨/銷毀: 為了保持網路的活力和激勵,ACU將有1%到5%的自適應年通膨率。同時,每次結算交易中會有30%的ACU被銷毀,這有助於增加代幣的稀缺性。
- 目前與未來流通: ACU的首次代幣發行(TGE)和主網啟動計畫在2025年第三季度進行,屆時初始供應量將為1,000,000,000 ACU。
代幣用途
- 網路費用: 在Acurast網路上進行任何操作,都需要支付ACU作為交易費用,這確保了網路的正常運行。
- 結算: ACU是網路中計算服務費用的統一結算代幣。當開發者使用計算資源時,他們會支付ACU,而提供算力的手機用戶則會獲得ACU獎勵。
- 質押: 算力提供者(Processor)和一般代幣持有者都可以質押(Staking)ACU,為網路提供經濟安全保障,並因此獲得獎勵。質押就像把你的代幣鎖定起來,表明你對網路的支持,並參與維護其安全。
- 治理: ACU的持有者可以參與協議的治理,對社群提出的各種提案進行投票,從而共同決定協議未來的發展方向,確保項目的去中心化和長期演進。
代幣的分配與解鎖資訊
- Acurast的代幣分配採取了「社群優先」的策略。
- 社群和社群支持: 接近70%的代幣被分配給社群或用於支持社群的活動,包括社群金庫、TGE社群激活、營運資金和流動性提供。
- 早期支持者: 僅有6.5%的代幣分配給早期支持者,這表明項目致力於實現公平啟動。
- 團隊和顧問: 團隊和顧問的代幣將有最長的鎖定期,這表明他們與項目的長期發展目標保持一致。
團隊、治理與資金
核心成員與團隊特點
- Acurast協會的創始人兼主席是Alessandro De Carli。
- 團隊以其嚴謹的技術實力和強大的執行力而著稱,他們不僅在理論上有所建樹,更注重實際成果的交付,例如成功運行了先進的LLM(大型語言模型)並為Tezos生態系統中的重要項目提供了安全保障。
治理機制
- 在主網啟動後,Acurast將透過鏈上治理的方式,讓社群成員共同參與協議的決策。
- ACU代幣持有者將能夠對各種提案進行投票,從而指導協議及其組件的開發,確保項目的真正去中心化和面向未來的演進。
金庫與資金
- Acurast已經透過贈款和私人融資籌集了超過550萬美元的資金,並計畫透過CoinList上的首次代幣發行(ICO)再籌集540萬美元。
- 項目還獲得了包括Polkadot贈款在內的940萬美元支持。
- 主網啟動後,Acurast將建立一個自我補充的金庫,用於支持社群驅動的治理和協議的持續發展。
路線圖
Acurast的成長歷程和未來規劃都清晰地展示了其發展軌跡:
歷史上的重要節點和事件
- 2022年: 項目成立。
- 2023年: Acurast測試網和金絲雀網路(Canary Network)相繼上線。
- 2024年第一季度: 擴展了對更多安卓手機的支援。
- 2024年第二季度: 推出了「雲反叛」(Cloud Rebellion)計畫,並引入了用於可驗證Acurast執行時的NodeJS執行時。
- 截至2025年5月: 激勵測試網已吸引了超過70,000部手機,遍布130多個國家。
- 至今: 測試網已處理超過4.22億筆交易和35,000多次鏈上部署,並成功為xcBTC項目保障了9,000萬美元,為Youves項目保障了1.2億美元的資產安全。
未來的重要規劃和節點(2025年)
- 2025年第三季度: 計畫進行主網創世啟動(Genesis Mainnet Launch)和首次代幣發行(TGE)。
- 主網啟動後:
- 治理激活: 啟動去中心化社群治理,讓社群參與決策。
- 代號「Cargo」(計算容器): 引入模組化工作負載的計算容器,使無伺服器部署更加便捷和可擴展。
- 代號「Cray」(計算集群): 發展由數百台設備組成的計算集群,以支援高效能計算任務,甚至運行大型語言模型(LLMs),解決手機算力的垂直限制。
- 代號「Bazaar」(計算經濟): 創建一個活躍的去中心化計算經濟,讓開發者能夠無縫分發完整的軟體解決方案。
- 代號「Rice」(計算期貨): 創新長期的去中心化計算經濟策略,支援算力提供者利用其基礎設施並支援未來擴展。
- 2025年整體成長策略: 旨在激活網路效應,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更多的手機帶來更多的算力,更多的算力吸引更多的開發者,更多的開發者為生態系統帶來更多的價值。
常見風險提醒
任何新興的區塊鏈項目都伴隨著一定的風險,Acurast也不例外。在參與之前,了解這些潛在風險非常重要:
技術與安全風險
- 計算穩定性: Acurast依賴於大量智慧型手機提供算力,這些設備的硬體效能、網路頻寬和電池壽命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計算的穩定性,導致計算資源波動,進而影響平台整體效能。
- 可信執行環境(TEEs)的漏洞: 儘管TEEs提供了強大的安全保障,但如果TEEs本身存在未知的漏洞,或者其實現被攻破,可能會對網路的保密性和可驗證性造成影響。
- 網路攻擊: 任何區塊鏈網路都可能面臨各種網路攻擊,如DDoS攻擊、女巫攻擊等,這些都可能影響網路的正常運行。
經濟風險
- 代幣經濟模型設計: 如果ACU代幣的經濟模型設計不當,例如激勵機制過高或過低,可能會影響用戶和算力提供者的參與積極性,導致代幣價格劇烈波動,甚至破壞平台的生態平衡。
- 市場波動: 加密貨幣市場本身就具有高度波動性,ACU代幣的價格可能會受到市場情緒、宏觀經濟因素、監管政策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大幅波動,存在投資損失的風險。
- 競爭風險: 去中心化計算領域正在發展,Acurast將面臨來自其他DePIN項目和傳統雲計算巨頭的競爭。
合規與營運風險
- 監管不確定性: 全球範圍內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項目的監管政策仍在不斷演變和完善中。Acurast項目可能會面臨不同國家和地區不斷變化的監管要求,這可能對其營運和發展造成影響。項目方已發布MiCA白皮書以應對歐盟監管。
- 用戶採納: 儘管Acurast的願景宏大,但其成功最終取決於能否吸引足夠多的算力提供者和開發者,形成強大的網路效應。如果用戶採納度不如預期,項目發展可能受阻。
請注意:以上風險提醒並非詳盡無遺,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風險,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決策。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驗證清單
- 區塊瀏覽器合約地址: 由於Acurast是自己的第一層(L1)區塊鏈,它將擁有自己的區塊瀏覽器來查詢交易和代幣資訊。目前主網尚未上線(計畫2025年第三季度),因此暫無主網合約地址。
- GitHub活躍度: Acurast在GitHub上維護著多個活躍的倉庫,例如
acurast-cli(命令列工具)和acurast-substrate(Acurast的Substrate鏈實現),這表明項目團隊在持續進行程式碼開發和維護。
項目總結
Acurast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區塊鏈項目,它試圖透過利用全球數十億智慧型手機的閒置計算能力,構建一個去中心化、可驗證且保密的計算網路。 它的核心價值在於解決當前雲計算領域中心化、效率低下和信任缺失的問題,為Web3、AI和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提供一個更具彈性、可擴展和民主化的計算基礎設施。
透過其獨特的DePIN模式和對可信執行環境(TEEs)的運用,Acurast旨在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全球計算資源的共享中來,無論是作為算力提供者賺取收益,還是作為開發者獲取安全高效的計算服務。 其「社群優先」的代幣經濟模型和鏈上治理機制也體現了對去中心化精神的承諾。
然而,作為一個處於發展早期階段的項目(主網和代幣TGE計畫在2025年第三季度),Acurast也面臨著技術穩定性、市場競爭和監管不確定性等挑戰。 它的成功將取決於能否有效克服這些障礙,並吸引足夠多的用戶和開發者形成強大的網路效應。
總而言之,Acurast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願景,即透過我們口袋裡的設備來重塑未來的計算格局。對於那些對去中心化計算和DePIN領域感興趣的朋友來說,Acurast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項目。但請記住,本文僅為科普性質的介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在做出任何決策之前,請務必進行自己的研究(DY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