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变
行情交易合约BOT理财跟单Web3
数字发展全球研报|AIGC 的输出:思想 or 表达?

数字发展全球研报|AIGC 的输出:思想 or 表达?

数字治理研究数字治理研究2025/01/05 12:35
作者:数字治理研究

本期综述 AIGC 输出的性质分析,供参考。

数字发展全球研报第三卷第 1 期(2024/12/30-2025/1/5)

本期综述 AIGC 输出的性质分析,供参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生成功能。它能够根据给定的主题、关键词等输入或提示,自动创作出连贯、有逻辑的各种类型的内容,如文章、故事、对话、摘要等,甚至还可以视频、图像等多模态形式呈现。

就目前而言,通用型生成式语言模型输出结果是基于其训练数据和算法的推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结合人类的判断力和专业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修正。

数字发展全球研报|AIGC 的输出:思想 or 表达? image 0

一、思想与表达

从法律角度来看,尤其在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思想表达二分法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一种界定方式。根据这一原则,各国一般不保护思想,只保护具体的外在表达方式。

例如美国 1976 年著作权法规定“对独创性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无论如何并不及于思想、程序、步骤、系统、使用方法、概念、原则和发现,不论其以何种形式在作品中描述、说明、展示或体现”。世贸组织推动、众多国家签署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也规定“著作权之保护范围仅及于表达,不及于观念、程序、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等”。我国虽然没有在著作权法中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六条提到“本条例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也承认了思想表达二分法的理念。

思想。思想是抽象的、不易被具体化的部分,如创意、构思、观念、原则、流程、操作方法等。在著作权法中,思想通常不被视为可以保护的对象,因为它们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且往往难以界定和衡量。思想作为作品的灵魂或指导原则,是创作者构思和创作的基础。由于思想的抽象性和难以界定性,著作权法通常不直接保护思想本身,而只是保护思想的表达形式。

表达。表达是对思想的具体落实和呈现,如文字作品中的文字组合、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等。表达具有独创性,是作者创造性智力劳动的成果,因此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表达是创作者将思想转化为具体作品的过程和结果。著作权法通过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间接地保护了创作者的思想劳动成果。这种保护体现在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复制、发行、演绎等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表达。

区分思想或表达的意义在于,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法院需要判断被告未经许可使用的究竟是原告作品中的思想观念,还是思想观念的表达。如果被告使用的是原告作品中的表达,且这种表达具有独创性,那么被告就可能构成侵权。

也有例外情况,即所谓思想表达形式有限规则,当某种思想只有一种或极其有限的表达方式时,对该种思想或创意进行的表达可能被视为“非独创性表达”,从而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场景描述必须规则,即在文学作品中,如果根据历史事实或者人们的经验、观众的期待,在表达某一主题时必须描述某些场景或使用某些场景的安排和设计,那么这些场景即使是由在先作品描述过的,在后作品表达描述相同场景也不构成侵权。

二、生成式 AI 的输出是思想还是表达?

在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的框架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表达层面具有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可能性,但在思想层面则不受保护。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独创性的判断、版权归属问题以及思想与表达的界限模糊等挑战和争议的存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以更好地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法律挑战。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从而为其生成的内容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式,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应用。

表达层面。生成式 AI 能够创造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代码等多种类型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形式上都是具体的表达。如果这些表达具有独创性,即它们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的,那么它们就有可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思想层面。生成式 AI 在生成内容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训练数据、算法和模型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某些方面反映出特定的思想或观念。然而,一般认为,这些思想或观念本身并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因为它们属于抽象、不易被具体化的部分。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一方面,这些内容是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并创造出来的,可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由于算法和模型的局限性,这些内容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重复性或模板化的特点。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具有版权,以及如果具有版权其归属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这些内容是由人工智能系统生成的,但另一方面,它们的生成过程也离不开人类智力劳动的参与(如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因此,在确定版权及其归属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思想与表达之间的界限可能变得模糊。例如,当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以一种高度抽象或艺术化的方式呈现时,它可能既包含了思想也包含了表达。此时,如何准确地界定思想与表达的界限,就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三、OpenAI 的态度

我们以 OpenAI 提供的生成式 AI 服务为例说明其功能的特征。OpenAI 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结合 OpenAI 服务协议用户协议等相关信息分析,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 OpenAI 并不保证内容准确性。根据其相关条款,OpenAI App 不对任何内容、代码或任何其他不精确之处负责;AI 应用程序不提供保证或担保。公司保留随时对服务内容进行添加、删除或修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服务及其内容是“按原样(as is)”和“可用(available)”提供的,没有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或陈述;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在不限制上述规定的情况下,AI App 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员工、高管、董事、代理人等提供的任何口头建议或书面信息均不构成担保。价格和供应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在不限制上述规定的情况下,AI App 不保证 AI App 服务不间断、不受破坏、及时或无错误。

二是 OpenAI 是提供内容而非创作内容。根据其相关条款,AI App 是第三方提供的内容的分销商,而非出版商;因此,人工智能应用不对此类内容行使编辑控制权,也不对通过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提供或可访问的任何信息、内容、服务或商品的准确性、可靠性或流转传播性作出任何保证或陈述;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明确否认在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上或与之相关的任何内容中传输的所有保证和声明,或在可能作为人工智能应用软件服务链接出现的网站上传输的任何内容,或在作为人工智能软件服务的一部分或以其他方式与人工智能软件应用软件服务相关的产品中传输的任何担保和声明,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适销性保证,适用于特定目的或不侵犯第三方权利;

三是 OpenAI 使用者权利来自运营者授予。使用者对于生成内容享有的权利取决于软件使用协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者有权使用生成的内容,但需要遵守软件使用协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使用生成内容时,使用者需要了解并遵守软件的版权声明和使用协议,以确保自己的使用行为合法合规。同时,使用者也需要尊重 OpenAI 创作者权益,不要侵犯其版权和知识产权。在某些情况下,软件使用协议可能会规定使用者拥有对 OpenAI 生成内容的某些权利,例如复制、修改、发行等权利。使用者应该仔细阅读软件使用协议,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此外,如果 OpenAI 生成作品涉及个人隐私、肖像权等问题,使用者也需要尊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OpenAI 认为其所提供的仅仅是一种输出,也并未明确其属于思想还是表达。


主编 丨 张烽

出品 丨 数字治理研究 / 万商天勤

0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PoolX:锁仓获得新代币空投
不要错过热门新币,且APR 高达 10%+
立即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