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快 0.07 毫秒,Jump Trading 花了 1400 万美金,值吗?
Jump Trading的目标不是人,而是计算机。
在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中,速度就是金钱。2/3光速对普通人来说只是眨眼一瞬,但对高频交易公司而言,可能决定了一场交易的胜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频交易的“速度战争”,以及那些为了微秒级优势不惜重金投入的故事。
为了比对手快0.07毫秒,有公司豪掷1400万美金,这仅仅是眨眼时间的1/5700!
0.07毫秒的价值:一场速度的较量
想象一下,眨眼需要0.4秒,而一家名为Jump Trading的高频交易公司却花费了1400万美金,只为将数据传输速度提升0.07毫秒(即0.00007秒)。这家公司在全球最大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数据中心对面,购置了一块12万平方米的空地,不是为了盖楼,也不是为了风水,而是架设微波通信基站,确保交易指令能在第一时间送达交易所。
根据此前纳斯达克的类似微波塔案例,这一改进仅能带来0.07毫秒的提升。看似微不足道,但对高频交易而言,这一丁点时间可能就是巨额利润的来源。要知道,传统光纤传输速度约为光速的2/3,而微波传输速度接近光速,比光纤快50%。更重要的是,光纤铺设往往不是直线,而微波传输可以走“捷径”。
对于人类交易员来说,0.00007秒和0.00014秒的差距毫无意义,毕竟人眼到大脑处理信息就需要0.15到0.225秒。但Jump Trading的目标不是人,而是计算机——它们的算法交易系统能在微秒间完成决策和操作。
高频交易:0.2秒内完成的买卖
Jump Trading是一家典型的高频交易(HFT)公司。当上市公司发布财报、央行调整利率或公布CPI等重磅数据时,其服务器会通过复杂算法预测股价在未来几秒内的波动,并由计算机自动执行买入或卖出操作。由于高频交易时间极短,哪怕是股价的微小波动也能带来可观利润或减少损失。因此,如何比对手更快获取信息并完成交易,是每个高频交易公司的核心追求。
这并非Jump Trading首次为速度“砸钱”。早在2013年,他们就收购了英国一处曾供北约使用的微波塔,只为将数据更快传输到伦敦商品交易所。速度,已成为高频交易的生命线。
交易速度的极致演绎:Ulta财报事件
《华尔街日报》曾披露一个经典案例,揭示了高频交易的速度有多快。2014年12月5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化妆品零售商Ulta发布财报,当时股价为122美元。接下来,事件以毫秒为单位展开:
-
• 4点0分0.15秒:美国商业通讯社(PR Newswire)向高频交易公司和彭博社等终端发布财报新闻。
-
• 4点0分0.20秒:高频交易公司以122美元卖出价值80万美元的Ulta股票。
-
• 4点0分0.242秒:彭博社率先发布Ulta财报新闻。
-
• 4点0分0.464秒:道琼斯发布相关新闻。
-
• 4点0分0.7秒:Ulta股价已跌至118美元。
-
• 4点0分1秒:汤森路透才发布财报新闻。
到这一刻,仅过去0.85秒,没有任何人类交易员能读完财报标题,但高频交易的计算机早已完成操作。人类根本无法与这样的速度竞争。
这一事件引发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关注,美国商业通讯社受到监管压力。尽管其CEO Cathy Baron Tamraz坚称“没有做错任何事”,但迫于舆论和潜在影响,在咨询控股股东巴菲特后,公司停止了直接向特定付费用户发送财经数据的业务。如今,高频交易公司需等待彭博社发布信息后才能行动,延迟了约0.192秒。看似更公平,但对机器而言,速度竞争从未停止。
技术狂热:微波、光纤与激光的较量
在高频交易的“速度战争”中,最先进的技术都被用上了。通常,光纤网络是长距离高速连接的首选,但其传输速度受限于介质(约20万米/秒),且铺设路线沿铁路,往往不是直线。而微波在空气中的传输速度接近光速(30万米/秒),通过在山顶或高层建筑架设信号塔,企业能以接力方式尽可能缩短传输距离。
Jump Trading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对面架设微波塔,就是为了追求极致速度。事实上,芝商所自己的数据中心也依赖微波传输。2015年,McKay公司卖地给芝商所用作数据中心,而最近,奥罗拉附近的DuPage县批准McKay新建一座微波塔,距离芝商所交易中心比之前近了188米,目的同样是节省哪怕0.00007秒。
然而,微波传输并非完美。其通信质量易受恶劣天气(尤其是雨天)干扰,可靠性仅为90%左右。此外,微波带宽有限,如Anova公司提供的单个微波基站带宽仅为100Mbps,而光纤可达其1000倍。因此,微波更适合对速度敏感的小数据交易,而光纤则适用于传输大容量数据,如上市公司财报文件。
除了微波和光纤,还有企业尝试更极端的方案。Spread Networks从2010年起,耗资3亿美元,挖通了一条穿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光缆隧道,将数据传输时间缩短约3毫秒。此外,还有跨北极海底光缆项目,包括“Artic Fibre”、“Arctic Link”和俄罗斯的“ROTACS”,总耗资约15亿美元,旨在将伦敦和东京两大金融中心的数据传输时间从0.23秒缩短至0.17秒,节省路径近8000公里。
更有前景的技术是激光通信。Anova公司在纽约曼哈顿和纽交所、纳斯达克数据中心之间架设激光基站,用红外激光传输数据,速度比光纤快一倍,带宽达2Gbps,且基本不受天气影响。Anova CEO迈克尔·皮赛可(Michael Persico)透露,他们还在华盛顿K街1275号安装设备,以便第一时间获取美国政府经济数据。不过,激光通信需直线传输,需解决高层建筑晃动对信号精准性的影响。
高频交易的价值:效率还是逐利?
高频交易究竟带来了什么?《华尔街日报》作者拉里·塔布(Larry Tabb)曾发问:“高频交易受到广泛批评,他们做错了什么?”作为Tabb集团创始人,他是高频交易的拥护者,认为其让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效率”,机构可在毫秒内完成交易,这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高频交易的核心是节省自己的时间、加快买卖速度,最终是为了更高效地赚钱。
然而,批评者如NBA达拉斯小牛队老板马克·库班称高频交易为“终极黑客”,认为其速度游戏与公司真实价值无关。巴菲特也曾嘲讽依赖复杂公式的投资方式。2005年,他以100万美元立下赌局,称对冲基金收益无法超越指数基金。2007年,Protege Partners合伙人Ted Seides应战。十年后,巴菲特选择的指数基金年均增长率为7.1%,而对方五只对冲基金仅为2.2%,回报率是后者的三倍多。
高频交易公司回报率也在下降。2016年,据《机构投资者》数据,仅文艺复兴和桥水基金管理人年收入超10亿美元,但其回报已连续数年不及大盘。如今,高频交易公司越来越多,市场更公平,但参与者收益却不如从前。尽管如此,机器取代人类的趋势不可逆转。今年3月,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管理资产5.1万亿美元)开始用AI选股,并裁减了30多名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占部门总人数的7%。
高频因子的启示:从微秒到日常
高频交易看似遥远,但其理念可降维应用到个人投资中。将高频数据转化为日频数据,依然能挖掘出不错的alpha收益。速度的极致追求不仅是技术的较量,也是金融市场效率提升的缩影。
在机器与速度的竞争中,没有人能停下脚步。未来,金融科技还将带来更多惊喜与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RDACUSDT 现已上线合约交易和交易BOT
巴克莱:预计2025年下半年美国不会陷入衰退
Anchorage Digital收购USDM稳定币的开发商Mountain Protocol
Believe平台原生代币LAUNCHCOIN市值突破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