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长推】1kx:去中心化社交图谱投资逻辑与发展路径
Chainfeeds 导读:
去中心化社交图谱意味着一次重置的机会。它让我们得以以开放、用户所有、无需许可的方式,重新构建互联网最基础的关系层。
文章来源:
https://x.com/jakub_rusiecki/status/1924815887715987587
文章作者:
jakub rusiecki
观点:
jakub rusiecki:Facebook、Twitter、Reddit 等 Web2 巨头的崛起,本质上依赖于对「社交图谱」(social graph)的深度掌控。所谓社交图谱,是用户身份与行为之间构成的网络结构,涵盖了点赞、关注、评论、转发、兴趣分组等关系数据。Facebook 从校园关系起步,构建基于真实人脉的强连接图谱,形成巨大的网络粘性;Twitter 通过非对称关注机制鼓励开放传播,成为实时话题中心;而 Reddit 则以兴趣小组为核心,推动了围绕话题组织的匿名互动。社交图谱不仅驱动了产品增长,更成为平台核心的价值捕获来源。例如 Zynga 通过 Facebook 图谱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但在 Facebook 担心其依赖过强后,Graph API 被封杀,最终导致生态瓦解。这种平台封锁策略并非单纯为了隐私合规,而是为了维护平台对用户注意力与变现路径的绝对控制,防止收入外流、用户留存被他方蚕食。Web2 的历史说明,任何试图「借力」中心化图谱扩张的第三方应用,最终都会被平台的围墙吞噬。 Web3 的社交图谱重构,从根本上打破了 Web2 的垄断逻辑。首先是 用户拥有与关系可迁移:在 Web3 中,用户的社交关系不是平台私产,而是存储在开放图谱中的链上数据,用户可将自己的关注者、内容、身份跨应用迁移,摆脱平台锁定。例如,在 Farcaster 或 Lens 上建立的影响力可随意迁移至其他客户端。这种结构迫使产品团队必须通过体验和创新而非「控制权」来留住用户。其次是开发者的无许可构建能力:在 Web2 中,开发者常因过度依赖 API 而被封杀,如 Zynga 所遭;而在 Web3 中,任何人都可在开放图谱上构建应用、推荐系统或收入模型,无须担心「被抽梯子」。再者,Web3 将支付能力嵌入社交互动中,如点赞即支付微额打赏、发布内容即铸成 NFT、加入社群需持有代币门票,这使得内容分发、用户互动与价值交换天然融合。更重要的是,Web3 还诞生了如「收藏内容」、「内容质押」、「DAO 协同治理」等全新社交原语,把原本的「刷内容」行为升级为经济参与行为。这不仅仅是旧模式的改进,而是一次范式级跃迁,将社交网络从消费系统转变为共创系统。 尽管 Web3 的社交图谱设想具有突破性潜力,但目前仍面临诸多结构性瓶颈。首先是用户增长缓慢且圈层局限:Farcaster、Lens 等协议目前的日活用户大多仍集中在加密原生社群,缺乏突破主流圈层的文化引爆点与产品抓手。其次是一方客户端主导的问题:许多协议通过官方客户端(如 Warpcast)启动生态,但这些旗舰应用往往挤压了第三方开发者的生存空间,使得其他团队即便上线也很难留存用户。例如 Nook、Kiosk 等曾尝试构建 Farcaster 客户端,但最终纷纷退出,Supercast 甚至被 Farcaster 回购整合进官方团队。再次是 GTM(市场策略)能力缺失:许多协议在增长路径上仍停留在「理想型」用户画像阶段,忽略了主流市场对易用性、激励机制与渠道推广的实际要求。为解决冷启动问题,仅靠「开放性」是不够的,必须打造真正受用户喜爱的消费级应用,从具体的交互行为中构建图谱。例如像 Axie Infinity 从游戏切入,最终发展为社交图谱和链的整合体。真正突破的社交图谱应从产品出发,形成用户自传播的闭环,在临界用户量之后再「平台化」,而非一开始就建协议等生态来配合。同时,愿意用 token 激励、敢于创新经济模型并具备运营能力的团队,才可能撬动下一轮社交图谱演化。【原文为英文】
内容来源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DeFi一周思考:USDT0全链扩张,老将抱团回归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专员Peirce明确表态:NFT版税机制不构成证券属性认定
Bitcoin Suisse计划扩展至阿联酋,并获阿布扎比监管批准
报告:收益型稳定币规模激增至110亿美元,占稳定币总市场的4.5%
加密货币价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