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推】从获客工具到生态入口:深度解析 U 卡的商业逻辑与未来形态
Chainfeeds 导读:
随着加密货币采纳率的提升和稳定币市场的扩张,U 卡已不再是简单的出金工具,而是演变为一种获客引流、资产管理与生态构建的关键战略。
文章来源:
https://x.com/starzqeth/status/1925721618178875410
文章作者:
Web3Brand
观点:
Chaz:前面两位对整个行业业态概括得比较全面了。我重点聊聊 Solayer 的角度。这张卡是我们产品线中非常合理的一环,因为我们是做 Restaking 起家的,核心逻辑是复利,在保证你特定收益的同时,再给你额外的收益 。我们的产品线有 Restaking SOL,还有 Solayer USD,也就是稳定币的 Staking,本质上是从美国国债获得利率并将其带到链上 。现在用户有这么多链上资产,他们在你这里获得收益时,如何打通整个链上银行体系?例如你把钱放在这里,有储蓄卡和余额宝的收益,但如何更方便地把钱花出去?只有方便花钱,他们才愿意把更多资金存到你这里 。这本质上就是这个逻辑。所以,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在有链上收益的情况下,能否再做一个能直接让你线下消费的东西,于是就做了卡 。这件事值得我们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它能与用户建立更深层次的绑定关系,每次刷卡时用户都会想到你,这对于一个 Crypto 原生项目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确实也能通过这个吸引更多新用户到我们的生态,尤其是 Solana 生态 。Solana 链上的资金最近半年多一直相对比较活跃,如果你一直在 Solana 生态,会更多了解 Solana 生态中的促进方式,这也是我们做这件事的原因之一 。
内容来源郡主Christine:我确实一直在坚持不用积分系统和空投预期来驱动增长 。这与我个人经历有关,因为我做过很多项目,如果项目靠空投预期和积分系统驱动,会掩盖 PMF 本身的问题 。所以在产品创立之初,我就告诉所有 KOL 和其他人,Infini 不会发币,积分系统不一定有(可能与 VIP 福利有关),但肯定不发币 。我想,如果我不发币你们还能来用,说明商业模式是成立的,产品不需要依靠 Token 来获得利润,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用 Token 驱动增长是币圈有特色的一种增长手段,但我告诉自己,我要用最难的方法启动,如果这样都能启动,那它一定没问题,我们一定走在正确的赛道上 。而且,用 Token 驱动增长会掩盖一些产品问题,因为用户为了 Farming Token 无论如何都会用你的产品 。我的想法是,在公司早期增长时,不能让这种 Token 驱动的营销隐藏公司问题,需要完全暴露出来,所以我一直没有采取 Token 驱动的方式 。 我觉得外在原因是因为这一轮周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做 。很多赛道都被证伪了,所以大家尝试脱虚向实,去寻找没有被证伪的赛道。这些没有被证伪的赛道大部分都有 PMF 和收入 。U 卡作为一个有实际收入的赛道,大家对它产生了兴趣。现在你会发现非常多的项目方都开始做 U 卡,以前做 Staking 的、做资管的、自己做交易所的,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做 U 卡 。这是因为这个行业除了别的东西之外,此时此刻能做的事情太少了,所以大家说不如来做一做支付吧,看看有没有可以折腾的东西 。但这个周期,可能过半年叙事又不一样了,那时候又会有新的东西出来,因为币圈的 Narrative 迭代非常快 。我们可以从 NFT 到链游,到公链 Layer2 的爆发,到 Meme Coin Launchpad,到铭文等,你想这过去两年我们经历过多少 Narrative?所以 U 卡这个事情它可能不一定持续那么长的热度,但它作为一个 Business 本身来说还行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外生原因,也就是说这个行业逐渐地向脱虚向实是个好事吧。
内容来源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关于调整定投0费率活动时间的通知
英伟达营收利润双超预期,股价盘后飙涨近6%
英伟达AI主导地位再获验证,财报表现再超预期,股价距离历史高点仅差一步。黄仁勋称,无论有没有美国芯片,中国AI都会发展。
加密货币价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