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產業的TPS騙局
有些專案沉迷於誇大TPS而忽視真實需求,追逐虛假擴展性而犧牲去中心化和實用性
原文標題:The Great TPS Lie: Crypto's Obsession With Solving Problems Nobody Has
原文作者:@therosieum,@tenprotocol 成員
原文編譯:律動小 Deep
編者按:錯認了加密產業對高額的宣傳量專案方為吸引融資和關注,誇大實驗室數據,卻犧牲去中心化、安全性及實用性,解決的往往是無人關心的問題。作者呼籲專注於真正有意義的區塊鏈應用,按實際用例規模建設,而非追逐華而不實的數字。
以下為原文內容(為便於閱讀理解,原內容有所整編):
每隔一周,就有新的 L1 或 L2 項目上線,宣稱:「我們每秒能處理 10 萬筆交易!」
具體數字並不重要,因為這些幾乎都是扯淡。
交易速度的「比快」競賽
擴展性之戰已淪為加密世界最尷尬的較量。每個新協議都必須聲稱比前一個有更高的 TPS,無論這些速度是否:
· 在他們的 AWS 測試網之外真正可實現(劇透:基本不可能)
·對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式簡單
·對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式簡單
世界在高峰時段開蘭博基尼兜風的翻版。問題不在規格,而在語境中。
聊聊真實數據
Visa,這個為全球數十億人處理交易的支付巨頭,平均每秒處理約 1700 筆交易。他們的理論最大值約為 2.4 萬 TPS,但在數十年的營運中從未需要這種容量。
同時,大多數區塊鏈專案連吸引 100 個每日活躍用戶都費力。
如果你的 Discord 表情都比你的鏈上交易多,你可能在解決一個想像中的問題。
追求「巨無霸」擴展性的隱形成本
對理論吞吐量的執迷會帶來傷害用戶的現實問題。
首先,是偽裝的中心化:為了追求高 TPS,往往犧牲去中心化,只為一個行銷數字。
其次,是安全表演:在匆忙擴展中偷工減料,埋下遲早會被利用的漏洞。
再者,是工程師人才流失:頂尖人才不去建構使用者真正需要的東西,而是被困在優化合成基準測試上。
最後,是赤裸裸的欺騙:網路宣傳的實驗室數字,在現實條件下不堪一擊。
令人不安的真相
對極致擴展性的迷戀有兩個原因:
· 你需要聽起來很牛的技術來證明你 1 億美元的融資 br
使用者需求只是事後考慮。真正的玩法是讓散戶相信你是終極解決方案——VC 們則作為你 TPS 敘事最響亮的 KOL。
打造真正有意義的東西
如果你真在這個領域構建東西,給你潑個冷水:
· 設計不需要每月拉新韭菜入場的經濟模型
· 打造不讓普通人想砸電腦的界面
· 按實際用例的規模建設,而不是為了路演可擴充版
50 萬TPS,問他們:「這些交易到底在幹嘛?誰在產生它們?為了什麼目的?」
當他們支支吾吾提到「未來採用」和「web3 社交」時,你就知道答案了。
真正的創新不是真空中的理論性能,而是建構人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以需求適當的規模來建構。
其他一切,只是偽裝成科技的昂貴行為藝術。
「原文連結」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Bitlayer 與 Antpool、F2Pool 和 SpiderPool 合作,推進 BitVM Bridge 部署
簡單來說 Bitlayer 已與 Antpool、F2Pool 和 SpiderPool 達成戰略協議,這標誌著 BitVM Bridge 實際部署所需的技術基礎已邁出一步。

Sui Network 承諾投入 10 萬美元加強安全措施,以應對 Cetus 223 億美元的攻擊
簡單來說 Sui Network 已承諾額外投入 10 萬美元,透過審計、漏洞賞金和開發人員協作來增強生態系統的安全性。

瑪瓦里圖雷defiVTuber 與粉絲互動,推出 vTubeXR,宣布與日本領先的 VTuber 機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簡單來說 Mawari 推出了 vTubeXR,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於沉浸式 3D VTuber 與粉絲互動的 XR 平台,可實現即時、個人化的見面會,旨在改變全球數位粉絲參與度。

SwissBorg 將 Hyperliquid 整合到 Meta-Exchange,實現無縫一鍵交易
簡單來說 SwissBorg 已將 Hyperliquid 整合到其 MEX 平台,使用戶能夠將法定貨幣一步轉換為 Hyperliquid 原生數位資產。

熱門新聞
更多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