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開發者提出新共識協議 Alpenglow,大幅提升區塊確認速度
從 Solana Labs 分拆出來的核心工程團隊 Anza 最近 提出 了新的共識協議 Alpenglow,一旦 Solana 升級到 Alpenglow,將不再採用 TowerBFT 和歷史證明(PoH)等現行架構,並大幅提升區塊確認速度與整體網路效率。
Anza 在 文章 中指出,在過去採用 TowerBFT 共識機制時,從區塊產生到最終確認大約需要 12.8 秒,為了將延遲壓縮到一秒以內,Solana 引入了「樂觀確認(optimistic confirmation)」機制。而現在,Alpenglow 有望完全打破這些延遲瓶頸,根據模擬結果,團隊預估 Alpenglow 能將實際的最終確認時間縮短至約 150 毫秒。
Anza 表示,「Alpenglow 將成為 Solana 的轉捩點」,不僅是新的共識協議,更是自 Solana 核心協議啟動以來最重大的協議變革。該團隊寫道:
「150 毫秒的中位延遲不僅僅意味著 Solana 運作速度快——更代表 Solana 在響應性方面能與 Web2 基礎設施競爭,這可能使區塊鏈技術適用於需要即時處理效能的全新應用類別。」
Yakovenko 表達支持
Alpenglow 透過兩個核心組件實現這種速度:處理投票交易和區塊最終確認的 Votor,以及負責區塊資料快速傳播、基於 Turbine 架構改良而成的 Rotor。
根據 Solana 共同創辦人 Anatoly Yakovenko 的 說法 ,如果有 80% 的質押者參與,Votor 可在一輪投票內完成區塊最終確認;若僅有 60% 的質押者回應,則需進行兩輪投票。
Anza 在文章中表示:「獨特的『20+20』韌性設計讓該協議在嚴苛的網路條件下仍能有效運作,可容忍最多 20% 的惡意質押,以及額外 20% 的無回應質押。」
「我在共識機制方面幾乎所有地方都搞錯了,除了最重要的部分:它不能阻礙區塊產生者隨時充分利用 100% 的頻寬;使用者需要在單一輪投票內就得到具決定性的最終確認(2-delta)。」Yakovenko 寫道:「Alpenglow 以一種簡單而優雅的設計,完美滿足了這兩項需求,而且非常直觀易懂。」
Garzik 提出質疑
資深比特幣開發者 Jeff Garzik 則對 Alpenglow 持保留態度,他在接受《The Defiant》採訪時表示,除非犧牲安全性,否則那種速度是不可能達到的。
當被問到區塊鏈的安全性時,Garzik 表示:
「有一個速度極限是你無法突破的,因為你不可能在短短幾毫秒內,讓資料透過海底光纖電纜傳送到另一個大洲再傳回來。如果速度比這還要快,就代表犧牲了去中心化來換取速度,當你這麼做時,你也為了速度而放棄了安全性。」
Garzik 正在開發名為 Hemi 的比特幣二層網路,其與以太坊虛擬機(EVM),具備 12 秒的最終確認時間。
他還提到了 Solana 過去幾次故障並需重新啟動整條鏈的歷史,並表示 Solana「至今並非 100% 堅不可摧,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選擇在比特幣和以太坊鏈上進行建構而非 Solana」。儘管如此,Garzik 對 Solana 用戶的熱情表示欽佩,也希望能有更多技術交流。
資料來源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Bitlayer 與 Antpool、F2Pool 和 SpiderPool 合作,推進 BitVM Bridge 部署
簡單來說 Bitlayer 已與 Antpool、F2Pool 和 SpiderPool 達成戰略協議,這標誌著 BitVM Bridge 實際部署所需的技術基礎已邁出一步。

Sui Network 承諾投入 10 萬美元加強安全措施,以應對 Cetus 223 億美元的攻擊
簡單來說 Sui Network 已承諾額外投入 10 萬美元,透過審計、漏洞賞金和開發人員協作來增強生態系統的安全性。

瑪瓦里圖雷defiVTuber 與粉絲互動,推出 vTubeXR,宣布與日本領先的 VTuber 機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簡單來說 Mawari 推出了 vTubeXR,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於沉浸式 3D VTuber 與粉絲互動的 XR 平台,可實現即時、個人化的見面會,旨在改變全球數位粉絲參與度。

SwissBorg 將 Hyperliquid 整合到 Meta-Exchange,實現無縫一鍵交易
簡單來說 SwissBorg 已將 Hyperliquid 整合到其 MEX 平台,使用戶能夠將法定貨幣一步轉換為 Hyperliquid 原生數位資產。

熱門新聞
更多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