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真的由以太坊保障安全嗎?

L2真的由以太坊保障安全嗎?

ChainFeedsChainFeeds2025/09/04 18:23
顯示原文
作者:Hazeflow

Chainfeeds 導讀:

幾乎所有主要的 Rollup 項目,包括 Arbitrum、Optimism、Base、zkSync 和 Scroll,都以由 Ethereum 提供安全保障為品牌核心。這句口號強而有力,是其行銷敘事的核心,但這是否真的符合實際?

文章來源:

文章作者:

Hazeflow

觀點:

Hazeflow:過去十年,Ethereum 一直在追求一個簡單的承諾:擴展網路的同時不犧牲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就是「Rollup 中心化」的路線圖,讓 L2(Layer 2,通常稱為 rollup)在鏈下執行交易,以實現更低的成本與更高的吞吐量,再將核心安全性依託於 Ethereum 本身。但當幾乎所有主流 Rollup——Arbitrum、Optimism、Base、zkSync、Scroll—— 都在宣傳口號 secured by Ethereum 時,現實卻遠比口號複雜。因為用戶真正接觸的,不是 Rollup 內部的數學,而是橋(Bridge)。橋才是資產進出 Rollup 的通道,決定了用戶到底能不能安全取回資金。存款相對簡單:你把 1 ETH 存入 Ethereum 上的橋合約,它會被鎖定,Rollup 上的帳戶則顯示 1 ETH,這部分幾乎完全依賴 L1 的安全。但提現卻麻煩得多:因為 Ethereum 無法直接看見 L2 內部發生了什麼,只能依賴橋提供證明。證明模式大致有三種:一是樂觀派(fraud proof),即預設交易有效,除非有人在爭議期內提出挑戰;二是零知識派(validity proof),通過密碼學證明確保每筆交易合規,Ethereum 即刻信任結果;三是多簽或委員會背書,依賴一組受信任的外部實體。換句話說,橋的模型不同,風險差異巨大。用戶常以為自己資金受 Ethereum 保障,但其實 Ethereum 保障的只是 “官方橋” 的鎖倉部分,其他橋,特別是第三方橋,更多依賴外部營運方。真正的結論是:Rollup 本身再去中心化,若橋被攻破,用戶也無法安全出入。橋才是 Rollup 體系裡最脆弱但關鍵的「窗口」。 截至 2025 年 8 月 29 日,Ethereum 生態下的 Rollup 共承載約 439.6 億美元資產。但分布極不均衡:其中 169.5 億(39%)通過外部橋進入,148.1 億(34%)鎖定在官方橋,剩下 122 億(27%)則是 Rollup 內部原生發行的資產。2019–2022 年間,幾乎所有增長都依賴官方橋,Ethereum 的安全性仍是中心。但自 2023 年底開始,格局顯著變化:一方面,官方橋的總量還在上升,卻逐漸喪失份額;另一方面,原生資產發行擴張穩步上升,尤其在 2024–2025 年間開始形成規模;最劇烈的變化來自外部橋,它們憑藉更快的用戶體驗(特別是跨鏈轉帳與快速退出)在 2024 年大幅加速,甚至在 2025 年初超越官方橋,導致 Ethereum 對 Rollup 資產的直接安全覆蓋跌破半數。如今,三分之二的 Rollup 資產處在 Ethereum 共識之外。再看頭部六大 Rollup,它們合計占比高達 93.3%。內部結構也展現了不同傾向:Arbitrum 與 Unichain 更偏外部橋,用戶追求流動性與速度;Linea 和部分 Optimism 傾向官方橋,強調正統的 L1 擔保;zkSync Era 與 Base 則是原生發行占主導,例如 Base 上的原生 USDC。這意味著,表面上大家都在喊 secured by Ethereum,但實際上,多數資產早已偏離了 Ethereum 的直接安全邊界,橋的模式和發行邏輯才是真正的分界線。 即便所有資產都通過官方橋進入,用戶仍然面臨三類結構性風險:排序(sequencing)、治理(governance)、以及可組合性(composability)。目前幾乎所有 Rollup 的交易排序都依賴中心化的 sequencer—— 它決定交易被打包的順序。這樣的好處是快,但壞處也很明顯:它可以審查交易,拒絕包含;也能延遲提現,甚至卡死用戶的出金路徑;更可能因當機導致全網停擺。雖然 Ethereum 設計了強制包含(force inclusion)機制,讓用戶可以直接在 L1 提交交易,但這只是一個低效的安全閥,而非公平保證。因為 sequencer 仍然可以在你交易之前插隊,改變結果。例如,你在 L2 上發起提現,但 sequencer 插入一筆借貸操作,導致資金池枯竭,你的提現雖然被包含,卻失敗了。另一方面,治理風險同樣突出。Arbitrum、Optimism、Base 等均由公司或 VC 團隊營運,其股東義務優先於 Ethereum 社區契約。於是出現了平台稅路徑:前期低費率吸用戶,鎖定後提價;政策制定與升級也多由少數管理鑰匙決定,更偏商業合規,而非去中心化治理。久而久之,Rollup 會更像一個公司化的封閉花園,而非 Ethereum 的開放延伸。外部橋、中心化 sequencer、公司治理,這三大環節結合在一起,正在拉大 Ethereum 理念與現實落地之間的鴻溝。未來共享 sequencer(如 Espres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

您也可能喜歡

a16z合夥人的十年建議:新週期裡,只需盯住這三件事

把困難但正確的事情堅持做久一點

BlockBeats2025/09/06 17:12
a16z合夥人的十年建議:新週期裡,只需盯住這三件事

香港需要一場流動性革命

過去二十年,香港曾是亞洲資本市場的明珠。但今天,港股市場面臨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流動性不足。成交額下滑,估值長期低迷,優質企業的融資能力受到嚴重掣肘。問題並不在於香港缺乏優質公司,而在於缺乏新的流動性承接模式。在全球資本新格局下,流動性決定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華爾街掌握著這個話語權,他們通過ETF、衍生品、結構化工具,將資金與資產不斷循環,形成了龐大的流動性網絡。相比之下,香港資本市場仍停留在傳統配售、IPO與二級市場交易的單一格局,亟需一次新的「流動性革命」。

ForesightNews2025/09/06 12:25
香港需要一場流動性革命

InfoFi遇冷:規則升級、收益縮水與平台轉型困局

創作者和項目正在離開 InfoFi 平台。

Chaincatcher2025/09/06 11:47
InfoFi遇冷:規則升級、收益縮水與平台轉型困局

DeFi新手入門寶典(一):看AAVE大戶如何用1000萬美元通過利差套利獲得100%的APR

快速入門DeFi,結合DeFi巨鯨們的實盤數據,分析不同策略的收益與風險。

深潮2025/09/06 08:34
DeFi新手入門寶典(一):看AAVE大戶如何用1000萬美元通過利差套利獲得100%的A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