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密貨幣市場最動盪的時期導致市值回撤超過1.2兆美元,並使Bitcoin(BTC)從短暫的12萬美元高點暴跌至8萬美元區間。
對許多投資者而言,這次拋售的速度與嚴重程度讓人聯想到2017年和2022年。但本週的Byte-Sized Insight節目中,專家們表示,這次下跌與以往不同——而且遠沒有媒體標題所暗示的那麼災難性。
Bitcoin作為敏感資產
宏觀分析師、Crypto is Macro Now Substack作者Noelle Acheson認為,這次下跌「沒什麼大不了」,更重要的是,「不是系統性」問題。她指出,這是一場由流動性驅動的修正,起因於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的變化。
「Bitcoin是對流動性情緒最敏感的資產之一。」
Acheson指出,Bitcoin的供應是固定的,而需求則完全由市場情緒驅動。
她還強調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轉變:在這次下跌中,Bitcoin和Ether(ETH)的市場主導地位下降,並不是因為投資者轉向更安全的加密資產,而是因為他們完全撤出加密市場,轉向非加密市場。
對她來說,這證明加密貨幣如今已與宏觀經濟力量和機構資金配置深度交織。
市場成熟但缺乏敘事
對於Lo:Tech執行長兼聯合創辦人Tim Meggs來說,這次下跌揭示了另一點:成熟度。他表示,與過去幾天內就出現連鎖清算和企業倒閉的崩盤不同,這次回撤是「有節制的」,反映出如今活躍於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決策週期較慢。
「機構的運作速度不像散戶那麼快。」
相關內容: 十三年後的首次減半,2025年的Bitcoin挖礦已大不相同
Meggs還概述了他們公司實時監控的信號——波動性、未平倉合約、清算和交易所活動——並指出近期市場已趨於穩定,且出現重新布局的早期跡象。他表示,修正不僅是預期之內,更是健康的:「清除過度槓桿並不是壞事。」
同時,《The Crypto Trader》一書作者兼交易員Glen Goodman則描述了強有力市場敘事的缺失如何加劇了這次下跌。在過去的周期中,Bitcoin曾因「全球貨幣」或「數位黃金」等集體信念而大漲。
他認為,如今加密市場缺乏類似的敘事,使其更容易受到科技股波動和宏觀壓力的影響。
收聽Byte-Sized Insight完整節目,請前往Cointelegraph的Podcasts頁面、Apple Podcasts或Spotify。別忘了瀏覽Cointelegraph的其他精彩節目。
雜誌: 韓國人在Upbit被駭後「拉抬」山寨幣,中國BTC挖礦激增:Asia Express



